静-动力人工边界转换,粘弹性人工边界
浏览:1959 回答:3
在地下结构静-动力分析中,以静力分析结果中的应力场为初始条件进行动力分析时,为保证模型在动力计算初始时刻为静力平衡状态,可在输入静应力场的同时输入引起此应力场的荷载和约束,转换边界时,需要去掉约束条件,同时施加响应的约束反力。计算步骤:(1)采用静力约束条件对模型进行静力分析,计算结果应包括应力场和约束条件(2)将约束条件去掉,施加粘弹性边界(3)在原静力约束被去掉的地方施加约束反力,对模型施加静力场和静力荷载(4)对模型施加动力荷载,进行动力计算
根据以上方法,我建立了简单的10*10*10m的模型
1.模型1,底部固定,其余侧面约束法向方向的位移,施加重力荷载,运行并输出应力场(S11-S23)。图1为运行后模型的应力场和位移云图。


2.模型2,底部固定,其余侧面约束法向方向的位移,施加重力荷载,修改关键词,加入应力场,运行并输出约束反力(RF1-RF3)。图2为运行后模型的应力场和位移云图。


3.模型3,底部和侧面的约束全部去掉,修改关键词,加入应力场和约束反力,施加重力荷载,运行。图3为运行后模型的应力场和位移云图。




在模型3,把固定边界去掉在相同位置增加了约束反力,但是为什么运行后的位移(-3)与模型1存在边界条件的位移(-18)相差这么大?
请问问题解决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