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长文】从武器载荷变迁看歼-8系列战斗机的发展


歼-8战斗机服役数十年来,一直在不断地改进,从早期仅安装无线电测距仪的歼-8白天型战斗机,到后期能够发射主动雷达制导中程空空导弹/能够投射精确制导炸弹的歼-8F,歼-8的武器载荷和作战能力可谓出现了巨大飞跃。武器载荷的变迁,是我们观察研究歼-8系列战斗机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维度。

 

【深度长文】从武器载荷变迁看歼-8系列战斗机的发展的图1

沧州基地中展示的歼8基型机,三个副油箱+两枚霹雳2空空导弹的挂载方式。不过这样的挂载方式,在天上飞的照片没有见到,考虑到80年代限制实弹挂载飞行的训令,估计很难找到

歼-8基型/Ⅰ型/E型的武器发展
由于国内发展早期基础薄弱,当初-8设计时,考虑使用2门30-2航炮(因性能达不到预期,30-2航炮仅存在于歼-8原型机,基型机则用30-1航炮,后续机型更换为23-2航炮),考虑挂载是的霹雳-2/3/4/5空空导弹(囊括了当时在役和在研的空空导弹),可谓近距弹和中距弹齐全。歼-8设计有5个挂架,但是中部的挂架还是只能挂副油箱和一些常规航弹,实际能用的也就翼下的4个挂点(和参考机型歼七没啥区别),只能考虑两中两近的挂载方式,按理来说也够用。在实际发展中,霹雳-3/4先后停止发展,霹雳-5的甲型弹也没成,导致歼八基型在服役阶段基本也就是有霹雳-2近距红外制导导弹在使用,霹雳-5乙一直到86年才设计定型,此时歼-8Ⅰ型都定型了,霹雳-2系列和霹雳-5系列导弹一直伴随歼-8早期型到退役。值得注意的是,在90年代将歼-8早期型改进到E型的过程中,并没有将当时已经列装的霹雳-8导弹引入到E型机的改进中。
其中早期歼-8I最经常挂载使用的导弹是霹雳-2,它是我国第一种红外近距格斗弹。1958年9月,因台湾国民党军F-86战机窜犯浙江沿海地区,人民空军在空战中获得了美国AIM-9B的残骸,苏联在此基础上借鉴研制成功了K-13近程空对空导弹。1962年,苏联向我国提供了K-13的资料和样品,空空导弹研究院负责仿制工作,并将其命名为霹雳-2,于1967年11月正式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霹雳-2主要用于攻击中型轰炸机和战斗轰炸机,由于采用了红外被动寻的导引头,载机发射导弹后就可退出攻击,无需为导弹提供追踪导引。霹雳-2的性能,与俄制AA-2和美制AIM-9B相当,属于当时较先进的近程红外弹。作为国内第一款较实用的空空导弹,霹雳-2是国产空空导弹中少有的参加过实战并取得战绩的型号。1966年3月18日,在广西南宁地区上空,歼-7战斗机发射霹雳-2,击落了入侵我国领空的美制“火蜂”无人机,取得了霹雳-2导弹的首个战果,同时也是国产空空导弹的首个战果。
霹雳-3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种空空导弹,其设计思想是突出高空高速性能、增大射程、提高精度和杀伤威力,满足当时新一代战斗机歼-8的作战使用要求,于1962年6月开始研制。1983年在航空工业型号调整中停止研制生产。霹雳-3采用鸭式气动外形布局和模块化舱段结构。其主要特点是:加大弹翼面积和平衡攻角,以提高机动性和高空性能;增加发动机装药量,以增大射程;采用光学浸没红外探测器,以增大导引头作用距离;采用新型战斗部和红外引信,以提高杀伤威力。作为我国第一种走完自行研制全部程序的空空导弹,霹雳-3导弹在研制中突破了许多关键技术。此外,通过研制霹雳-3导弹,大大提高了我国科技人员的设计水平与能力,培养了一批导弹设计能手,为我国空空导弹的研制积累了经验。可以这样说,霹雳-3是中国空空导弹研制过程中仿制与自行研制的分水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之后,我国新型空空导弹研制的步伐明显加快,质量和性能均产生了飞跃式的发展。
霹雳-3系为歼-8飞机专门研制,1979年由歼-8型歼击机进行单、双发试验也圆满成功,同年国家批准霹雳-3型空空导弹设计定型。然而由于研发即落后,它的性能比起后辈霹雳-5,有明显的差距。所以刚刚定型后很快就在型号调整中下马。由于实际上并未大规模服役,所以歼-8挂载霹雳-3主要是在定型试验和地面/飞行试验中,这样的图片和图像资料十分罕见。
霹雳-4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二种空空导弹,也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个半主动雷达型空空导弹,于1966年3月开始研制,1980年11月完成样机部件地面定型试验。1985年因其性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而停止研制。霹雳-4采用与美国的“麻雀”3A(AIM-7D)相似的气动外形布局。同时,该弹采用 “一弹、两头”方案,通过半主动雷达和被动红外两种不同导引头的互换,形成半主动雷达和被动红外两种导弹型号,代号分别为霹雳-4甲(霹雳-4A)和霹雳-4乙(霹雳-4B)。霹雳-4最大射程18千米,最大速度2.2马赫,最大过载40G。
与霹雳-3一样,由于没有定型服役,歼-8挂载霹雳-4的公开图片和图像资料几乎难以找到。
霹雳-5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三种空空导弹,分为半主动雷达型和被动红外型,名称和代号分别为霹雳-5甲(霹雳-5A)和霹雳-5乙(霹雳- 5B),于1966年4月立项研制,历经20余年的艰辛研制和刻苦攻关,经过多次打靶和地面试验,直到1986年9月才通过国家定型委员会审查,获准设计定型并投入批生产,1989年终于正式列装部队。霹雳-5采用鸭式气动外形布局。红外导引头采用压缩空气致冷,灵敏度高,具有抗背景辐射干扰的能力。战斗部采用高爆炸药,有杀伤破片型和连续杆型,前者配用红外近炸引信,后者配用无线电近炸引信。这两种类型的战斗部及其近炸引信,可以互换使用。战斗部有效杀伤半径10米。红外近炸引信的抗干扰能力强,起爆可靠性高。
霹雳-5大量装备了从歼-8I基本型到歼-8E在内的系列机型,与霹雳-2一样,它是歼-8战机早期型号上最常见的空空导弹之一。

【深度长文】从武器载荷变迁看歼-8系列战斗机的发展的图2

歼8基型机的某一次展示,两门30-2航炮,三个副油箱,两个90毫米航空火箭巢和一堆火箭弹,一枚霹雳2空空导弹和一枚霹雳5乙导弹,时间应该在90年前后

【深度长文】从武器载荷变迁看歼-8系列战斗机的发展的图3

携带霹雳2导弹和中央副油箱的歼八Ⅰ型机,摄于沧州

【深度长文】从武器载荷变迁看歼-8系列战斗机的发展的图4

携带霹雳-5乙导弹的歼-8E战斗机

【深度长文】从武器载荷变迁看歼-8系列战斗机的发展的图5

罕见的四机编队的歼8E,挂2枚霹雳-5乙实弹和中央副油
 
歼-8Ⅱ型及其改型的武器搭载的发展
歼-8Ⅱ型相对于歼-8Ⅰ型机的改变是巨大的,几乎算得上是一款全新的战斗机,即便赋予一个不同于8的新编号也是没问题的。
歼-8Ⅱ型机相对Ⅰ型机,在武器搭载方面的变化也是很大的,最重要的是,机翼增加了一个翼下内挂架,变成了7个挂点,其实这个内挂架可挂的装备不是特别多,因为其后面就是主起落架舱,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也就能挂长度较短的近距空空导弹和一些吊舱,而且很少见有挂载。歼-8Ⅱ型机的七个挂点,正常中央挂点还是主要挂载中央副油箱,因为其这个是重挂点,曾经在地面展示中挂载过六连装的复合挂架(6枚250千克级航空炸弹),在后期,因为其较大的挂载能力,被先后用于雷石卫星导航制导炸弹测试,以及鹰击-91反辐射导弹的测试。翼下中挂架是歼-8Ⅱ型机系列最常用的武器挂载点,各型导弹均可挂载,包括霹雳-2/5/8/11/12空空导弹,包括一些航弹,后期还有挂载过鹰击-91反辐射导弹(有可能是针对性做了结构加强)。翼下外挂架,主要也是挂载翼下副油箱,这个传统是从米格-21到歼-7,再到歼-8Ⅰ型机一路传承下来的,在不用挂副油箱的时候,也可以挂霹雳-2/5/8这些近距空空导弹,还有航空火箭巢,没有见过这个位置用来挂载霹雳-11/12这些中距空空导弹。
应该说,歼-8Ⅱ型机赶上了一个好时候,在其完成定型后,国内的武器发展在经历上世纪80年代的大规模停止研发、定型下马、改预研,在90年代,获得了比较大的改善,作为国内自主仅有的两个成熟歼击机平台,歼8作为具有比较大改装潜力的双发平台,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配套项目一个接着一个,先后发展出B/C/D/F/H/G等等,还有一些连项目名称都尚未解密。
不过,随着歼-10A战斗机在2006年后成熟,歼-11B在2012年后成熟,为歼-8Ⅱ专门配套研制的机载武器项目就减少了。歼-8Ⅱ系列的发展也就到此为止。
霹雳-8近距格斗导弹是我国第一种引发世界关注的空对空导弹,这种导弹是在以色列“ 怪蛇”III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该弹具有全向攻击能力。霹雳-8弥补了我国在高机动性近距格斗导弹方面的空白,是歼-8和歼-7的主要近距格斗武器。和当时的"响尾蛇"导弹相比,霹雳-8具备三大优势:一是使用了推力更大的火箭发动机,机动性更强;二是安装了高性能红外线导引头,具备大离轴角发射能力;三是能够与头盔瞄准具相连接,飞行员可以"指哪打哪",增强了赢得空战的几率。
在研制霹雳-8的同时,又发展了一个与其技战术性能非常接近的型号,这就是霹雳-9。霹雳-9是具有大过载机动能力的格斗型空空导弹,于1986年开始研制,1991年首次在巴黎国际航展上亮相。霹雳-9气动外形布局与霹雳-5乙(霹雳-5B)相似,结构布局则与霹雳-8相似。该弹的性能水平优于霹雳-8,具有更好的自动搜索截获目标能力、更大的机动过载和离轴发射能力、以及更高的毁伤目标能力。最新的改型霹雳-9C据称性能技术指标与R-73和AIM-9M/P相当。霹雳-9C的导引头采用了新的可编程数字处理器,数字技术的采用提高了对目标的跟踪识别能力,具有良好的抗背景干扰和人工干扰的能力,而且可以通过改变软件程序对付新出现的红外干扰源。

【深度长文】从武器载荷变迁看歼-8系列战斗机的发展的图6

1989年出现在巴黎航展上的歼八Ⅱ型(B型)4号原型机,当时只做地面展示,里面空陆武备俱全,中央挂架挂的是6连装的250千克级普通航空炸弹,机翼下,最外层各挂一个航空火箭巢,内侧为4枚霹雳5-乙空空导弹,因为当时国内的中距空空导弹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偌大的飞机,只能挂着近距空空导弹和航空火箭弹

【深度长文】从武器载荷变迁看歼-8系列战斗机的发展的图7

地面展示的歼-8B型机,与之前相比最重要的变化出现了霹雳8红外近距空空导弹,它是在2000年之后逐渐为外界所熟知的

【深度长文】从武器载荷变迁看歼-8系列战斗机的发展的图8

由于当时空军缺少能够进行对地打击的作战飞机,歼-8D有时候不得不“兼职”对地攻击,这是其对地攻击挂载搭配展示,除了8枚250千克级低阻航空炸弹,就剩下2个90毫米航空火箭巢,必须注意的是,歼-8D以及之后的型号由于缺少相应的机载设备和火控系统,加上平台为高空高速设计低空低速能力较差,因此不适合对地任务,这个问题直到歼-11B和歼-10战机问世才得以解决

【深度长文】从武器载荷变迁看歼-8系列战斗机的发展的图9

双机编队的歼8D,挂载4枚霹雳8导弹,没有挂载副油箱,显得很干净,这得益于国内空中加油项目的成功,之前可是出门必备副油箱的

霹雳-11空空导弹,是中国上海机械电子二局研制,在HQ-61C地空导弹技术基础上研制的空对空导弹。该导弹的半主动雷达导引头源自意大利的阿斯派德(在行业内被称作A弹),只生产少量用于试验与升级研究。这是中国解放军空军正式装备的第一型中程空空导弹。霹雳-11的问世其实与歼-8II非常有渊源,正是因为上世纪80年代,上级部门希望能够为歼-8II换装高性能机载雷达,并趁此机会,将阿斯派德衍生而来的HQ-61C改进成机载中距空空导弹,这就是霹雳-11。实际上,阿斯派德虽然是一种地空导弹,但它最初来自于意大利人仿制美国AIM-7E“麻雀”空空导弹,具有根正苗红的空空导弹血统。1992年霹雳-11由歼-8II使用新的机载雷达火控系统首次打靶成功,随后投产装备部队,解决部队作战训练的急需。2001年霹雳11经过多年研制终于以5发4中的成绩完成了定型,标志着这型导弹完成研制。
霹雳-12的外贸型号命名为SD-10,它是空空导弹研究院研制的新一代中距空空导弹,从划代上看,霹雳-12/SD-10属于第四代空空导弹,与美国的AIM-120D-5、俄罗斯的R-77、欧洲的“流星”等属于同一代产品。霹雳-12/SD-10是为超视距作战而研发,最大射程70千米,最大速度4马赫,最大使用过载38G,作战高度25千米,具有全向攻击能力和很好的下视下射能力。其指标已达到著名的AIM-120、R-77等先进中距空空导弹的水平。由于制导方式为先进的主动雷达加捷联惯导系统,霹雳-12/SD-10具有了“发具有全向攻击能力的新型格斗空对空导弹射后不用管”的能力。霹雳-12/SD-10的战斗部为高效能杆式杀伤战斗部,对战斗机和轰炸机等大小目标均有良好的毁伤效果。此外,霹雳-12/SD-10的抗干扰能力很强,能有效对抗数种电子干扰形式,基本上涵盖了目前常见的电子干扰方式。霹雳-12/SD-10的通用性很强,可挂载于“枭龙”、歼-10、歼-8、歼-11B等先进战斗机上。
在2008年珠海航展上,霹雳-12/SD-10的最新改型SD-10A空空导弹首次亮相。SD-10A的主要特点是加装了数据链,可以在飞行中修正弹道或更改目标。作战高度0~21千米,射程大于70千米。由此可见,自用版的霹雳-12/应该也具有相应的技术。

【深度长文】从武器载荷变迁看歼-8系列战斗机的发展的图10

挂载霹雳11中距空空导弹的歼-8H,这个机型比较少见,因为和歼8-F前后脚定型,歼-8H新机型生产极少,更多作为改装套件用于歼-8B和歼-8D升级项目中,霹雳-11导弹来源于意大利的“阿斯派德”半主动中距空空导弹,之前国内的中距空空导弹自研多次宣告失败,引进“阿斯派德”国产化项目,霹雳-11半主动中距空空导弹的出现解决了国内自主机型没有可用的自主中距弹的问题

【深度长文】从武器载荷变迁看歼-8系列战斗机的发展的图11

歼-8系列大成之作歼-8F,中央挂架还是6联装复合挂架的250千克级航空炸弹,机翼内侧挂架为霹雳5空空导弹,翼下中挂架则是最新的霹雳12主动雷达中距空空导弹,最外层为航空火箭巢

【深度长文】从武器载荷变迁看歼-8系列战斗机的发展的图12

本图片来自于歼-8F的外贸型号歼-8T的武器展示资料,实际上可以代表歼-8F的武器挂载能力。可以看出样式很齐全,近距空空导弹有霹雳-5空空导弹和霹雳-8空空导弹,中距空空导弹有霹雳-11空空导弹和霹雳-12空空导弹,还有对地攻击的鹰击-91反辐射导弹和250千克级航弹,以及90毫米航空火箭巢

【深度长文】从武器载荷变迁看歼-8系列战斗机的发展的图13

双机编队起飞的歼-8F,两架机均在机翼内侧挂架各挂有一枚霹雳-8近距空空导弹。此前很多人对歼-8B型机以后增加的机翼最内侧挂架的是实际使用效能存疑,因为除了地面展示,最内侧机翼挂架基本没见挂过什么东西,大部分的时候都是用的,后面也有一些飞行吊舱实际挂飞,所以很多人都断定,最内侧机翼挂架在实际中是不能挂上导弹的,这张图片说明了歼-8的最内侧机翼挂架有挂飞近距空空导弹的能力

必须指出的是,歼-8系列飞机作为一种高空高速截击机,是以空战为主要目的的,因此携带的机载武器也以空空导弹为主,早期的歼-8和歼-8II飞机都不具备对地精确打击能力,如歼-8D只能使用250千克/500千克普通航弹和火箭巢作为主要对地打击武器。而在歼-8F等更新的型号上,已经可以挂载鹰击-91空地导弹、雷石激光制导炸弹等精确制导武器,同时也可以通过挂载武器专用的指示/瞄准吊舱来弥补航电系统/火控系统不足的先天缺陷。然而由于平台本身飞行性能限制,因此歼-8系列飞机还是以制空/截击作战为主,对地打击的任务,现在已经完全可以交给歼-16、歼-10B/C等全新设计研制,拥有完善的对地任务系统和武器的新战机了。 



文章来源:兵工科技海上武器版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登录后免费查看全文
立即登录
(1条)
默认 最新
谢谢分享
评论 点赞
点赞 1 评论 1 收藏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