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丨成型工艺拆分有技巧,实战案例精确分析,收藏
这个产品材料是Q45,料厚:T=0.8mm。我们可以将这个产品的成型部分分为4个部分,由上到下。
其实,这个成型工艺最难的部分是贴死平面。
图示贴死位置比较难达到要求,为什么呢?
因为,此平面并不是简单的推平成型,或者是压平成型,而是由三组成型不同角度的折弯组成。只要有其中一个角度出现一点问题那么要贴死都是不可能的。
前面我们分析过,此产品的带料位置为箭头所指位置,采用一出二的模具排样类型,能够很好的解决单边带料的拉料问题。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种成型工艺的拆分。
首先,拆分工艺,无论是什么成型,都是采用的由内向外拆分的方式进行。我们俗称“逆推法”。
先来看下基本的2D尺寸图:
根据成型经验,角度为20.2°的成型,因为折弯内R为0.8mm,我们是可以将内R先改成尖角后再进行成型的,因为有R角度回弹会比较难以控制,且不方便调模。
先拆这个角得到如下图:
接下来的90°拆分,我们不能直接将内R清角,因为要保证角度稳定,而且我们拆工艺需要考虑成型镶件的强度,此成型下模需做滑块脱料结构,下部需要避空,因此如果一部分将不是很合理,且角度难以保证。
分解如下:
接下来是重点部分,
因为是靠近贴死边,先测量角度大小,然后根据大小进行分工序。
具体方法如下,先将角度打直:
很明显,这样成型是做不出来的。
因此,我们需要在中间再加一步工序,进行过度,不然结构没办法画出来。
中间那一步需要用侧推加滑块结构进行成型。
后面的成型工艺就相对变比较简单。90°成型可以一次进行。
也许有朋友会问,为什么前面的不一次,这个地方要一次做呢?因为,这个地方的成型分了几次成型,产品比较大,不压缩一下模具会变的很长。
最后这个成型,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分呢?
首先,一次成型肯定不行,因为一次不可能从平板变成这种S型。那我们应该怎么去进行划分呢?
很显然,需要分步,且分步原则与之前非常类似。
第一步:我们打出一个V折出来
第二步:我们再打成S型。
到此,整个产品的成型工艺就算搞定了。
(文章转载于网络,仅供学习分享,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现在很多学习模具设计的小伙伴越来越多,很多人问我有没有资料,第一本书看什么比较好,根据你们的需求,我将一些模具设计的资料进行了分类管理,希望你们能在模具行业前途无量。私信回复我“资料"即可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