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用creo flow analysis仿真虎门大桥卡门涡街震动现象(二)
接上一个帖子。
完成“物理”和“域”的设定后,就要为设定“边界条件”作准备,点击“域”后,我们对域进行“网格”化。
仿真桥梁受风的影响,自然是桥梁的外流场仿真,所以在网格内,选择“外部体积块”。而不是对桥梁模型的内部空间进行研究。
外部体积块就是包络在模型周边的一个范围,在软件里,具体要设定这个范围的大小和位置,在设定的时候,要根据我们具体要仿真的模型情况和工作情况,对这个范围进行调整,如下图,边界和边框改选为“非均匀”,然后对具体数值进行修改。如果觉得调整麻烦,也可以用默认,即“均匀”。
下图是调整外体积块的具体参数,大家可以参考。
CREO自动生成网格的速度很快,并且精度很高,完全可以应对大多数模型的网格划分工作,
外体积块网格生成后,把之前的模型完全包络,接下来,我们具体定义它的六个面的具体的仿真参数。当然了,之前的桥梁模型也被网格化了,在后面会看到的。
桥梁模型的网格化,可在“操作”下的预览内看到。密密麻麻的,有密集恐惧的,就不要认真观察它了吧。
点选第一个面,观察是右边的面是加亮的,也就是出风方向,对于出风方向的面,一般定义为压力出口就可以了。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首先定义进风方向的面,对于该模型来讲,进风参数定为15米每秒,也就是9级风的风速。特别注意一点,进风面,一般要打开粒子释放,数量根据经验而定,此次我们定义200,后期可更改。
有进风面,必须有出风面,返回第一个面,定义它为压力出口即可。
其余的四个面,分别是上、下、左、右,它们不是虚拟的墙,一般情况下,定义它们为进风口,但是进风方向必须与进风口一致,之前我们定义进风面的时候,并没有特别指出风向是X方向,但是大家可以观察理解的,所以,上、下、左、右四个面的风向也是X方向。这一点千万不要搞错,否则会出现与现实不一样的仿真结果。
流动,可选择“指定的速度”如下图所示。
流动还可选择“指定的压力入口”,两种方法,结果是一样的
至此,物理、域、和边界条件三大项已完成定义,接下来,就让电脑自己进行仿真计算吧,如下图。,
具体的仿真结果,在下一帖中具体详细解说。
查看更多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