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结构件承受的载荷激励可能会引起结构共振的情况下,线性静态叠加计算出来的应力历程可能不够准确。当载荷引起了结构共振时,结构的某些位置的位移响应会比施加等值静态载荷时的位移值更大,因此结构的应力也会更大。
瞬态分析可以考虑结构的质量、刚度和阻尼,以及在分析中包含了动态载荷的瞬时效果来考虑这些动态效应。瞬态分析包括直接瞬态和模态瞬态,直接瞬态分析通过直接施加时间历程载荷,为了保证计算精度需要一定的计算步长,但随着模型规模的增大及计算时间的延长,需要大量的计算时间以及数据空间存储计算结果。虽然直接瞬态分析可以考察结构的实际响应,最大应力发生的时间等。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直接瞬态法。另一种瞬态法为模态瞬态,结构的动态响应特性通过模态表示,只需要计算出结构所需要的模态,瞬态响应的计算则相对很快,大多数的情况下模态瞬态较直接瞬态的计算时间少。当然,模态瞬态计算还需要考虑模态截断、求解频率等问题。
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一下模态瞬态疲劳分析操作流程,FE求解软件使用nastran,疲劳分析软件使用Ncode和Femfat两种方式来实现。

支架底座两个安装点通过RBE2抓到一起,通过SPC1约束12456。激励点施加随时间变化的载荷。计算两个工况,一个工况用于计算模态应力(op2文件),另一个工况用于计算瞬态模态位移时间历程结果(pch文件)。


通过加速度功率谱分析,可以发现激励频率主要集中在6-150Hz之间,因此如果结构的频率也是在这个范围之内,静态载荷分析法是无法正确评估结构的疲劳响应。


模态瞬态分析求解设置,分析包含两个工况,工况1用于计算模态应力,工况2生成模态位移时间历程结果。
求解关键设置
1.特征值提取到300Hz(为保证结果精度,模态提取设置为2倍的激励频率):

2.计算时间60s,和激励载荷时间一致。计算频率1000Hz,即步长0.001s:



Nastran的时间历程载荷激励文件可以通过TSToFETable模块来生成。





Mode1

Mode2

Mode3
模态位移时间历程结果

Mode2

Mode3

Mode4
第二步:模态瞬态疲劳分析

3.疲劳分析模块,包括载荷映射、材料映射和其他疲劳求解设置
Ncode模态瞬态载荷设置:

疲劳分析载荷映射中,FE Load Cases
(1)
为模态应力结果,本例中有5阶模态。Time Series
(2)
中对应有5个模态位移时间历程结果。Load Case Assigments
(3)
中会在自动匹配模态应力结果和模态位移时间历程结果。
Femfat模态瞬态疲劳分析使用ChannelMAX模块,模态应力保存在op2结果文件中。模态位移时间历程结果保存在pch文件中。由于femfat无法直接识别pch格式的文件,因此需要将pch格式的文件转换为femfat可识别的格式,如Ncode dac格式的文件。这可以通过使用Ncode来实现。
1.模态应力结果保存在op2结果文件中,结果中包含所有求解的模态阶次的应力结果。

2.模态应力结果有几个频率,就需要设置几个LC工况。
3.模态位移时间历程结果保存在pch文件中,femfat无法直接识别,可以通过Ncode将其转化为femfat可以识别的文件,如Ncode dac格式文件。

Ncode和femfat都可以进行模态瞬态疲劳分析。有限元求解设置是一致的,包括模态应力和模态位移时间历程结果的生成。Ncode可以直接识别nastran的模态位移结果pch文件,而femfat无法直接识别pch格式的结果文件,因此需要通过中间转换来完成,比如hypergraph、Ncode等工具或者自己写个转换工具。
模态瞬态疲劳分析和多通道静态疲劳分析的设置基本是一致的。
(文章来源于CAE数值优化轻量化 ,作者方永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