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技术委员会首届执行委员
老工:如何来定义国潮?现在中国李宁作为国潮的先驱者,设计师是如何在实用与潮流之间做平衡?
鲍总:
国潮就是中华文化及中国的品牌被中国消费者逐渐认可的过程。
同时这也是
我们国家经济、政治日益强大随之而来人民对于中华文化的自信。尤其,去年的疫情中国交出了让世界瞩目的成绩单。
-2019年纽约时装周宣传海报-
2019年,中国运动品牌李宁在纽约时装周上惊艳亮相,“中国李宁”用四个方方正正的中国宋体汉字震惊整个服装行业。
-2019年纽约时装周走秀图-
正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潮流的”,我们的设计师通过把中华文化元素用现代流行服装形式表现出来,取之局部、用现代工艺来表现等各种方式。
在这里可以简单列举个案例,例如“蝴蝶妈妈降万物,人兽神鬼皆为兄弟”,我们用苗绣故事与中国李宁融合,用现代绣花设备及工艺图案,采用平绣+仿缠针缝文字做立体刺绣现代工艺演绎。如流行阔版中国李宁卫衣采用西汉直裾素纱襌衣肩袖廓形结构,用现代服饰材质进行服装造型设计,最大程度的来发挥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 中国李宁卫衣设计 -
老工:做设计过程中,您一般如何来进行人群定位和设定设计方向的?
鲍总:我们习惯用
牛顿的物理化思维从已知到已知
(人群定位到设计方向)去管理规划设计方向
,这也是目前大多数公司设计管理的一种思维模式。
今天可以谈一谈新的设计思维模式,正如生物学中的单细胞附加简单规则(变异、选择、隔离)最后物种丰富多彩,且都符合自然规律。
新的设计思维模式应用达尔文生物化思维从
已知到未知(人群消费需求到商品),
即从人群消费需求(消费需求调研、需求驱动设计、设计方向)到最终实现商品化。
前者自上而下管理思维模式,后者是自下而上自生长思维模式。
老工:你认为设计是市场导向还是消费者需求导向,为什么?
初期的服装以批发模式为主体(互联网语言为B2B模式),那时设计以市场导向符合时代下的需求。当下新零售、电商、及直播等零售模式为主体(互联网语言为B2C或M2C模式),设计以消费为导向符合当下需求。国内众多品牌提出消费体验、穿着体验、运动体验,都是满足时下零售思维模式。
老工:怎样平衡产品“新奇特”与大众的接受度,做到既能让大家感受到新奇特的技术,又能够融入用户的日常生活?
鲍总:关于产品“新奇特”与大众的接受度平衡,我会主要
考虑消费者新奇特的技术功能穿着体验,采用服装无感化的应用保持服装功能融入用户的日常生活
。
例如新奇特的技术抗静电电子产品服装的拉链、扣子等形式在冬季服装上无感应用,从而消耗人体所产生电荷,有功能又能够无感的融入用户的日常生活中。
- 技术抗静电电子产品服装的拉链 -
老工:您和团队在设计过程中,如何从设计的角度寻找产品的营销点?
鲍总:与其说从设计角度去寻找产品的营销点,我们换个思维从消费需求角度去设计商品的卖点。这两种思维方式差异导致它们的工作方式完全不同,
前者至上而下被动式的工作方式,从生意规划、产品规划、产品设计的整个过程。后者是自下而上主动式工作方式,从消费需求调研、产品规划、费需求设计的整个过程。
比如:冬天运动裤设计,从设计的角度看,
京津冀区域产品的营销点保暖、抗静电,在设计过程中需考虑以京津冀区域寒冷、多静电特性;
而华东区域产品的营销点保暖、防泼水,在设计过程中需考虑华东区域冬天多雨、湿冷特性。
老工:功能性 服装设计与我们印象中的服装设计有哪些不同?在设计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鲍总:我个人认为
功能性 服装设计与服装设计是真与美之间关系,功能性 服装设计重点关注人体功效学,即人体、服装结构、环境(外部气候、内部微气候),服装设计重点关注品牌服装风格,即色彩、款式设计、质感(面料、辅料)。
在设计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是真(人体功效学)与美(品牌服装风格)的一原性融合, 例如功夫系列服装设计,衣服挂在那里一看就有那种想切磋武功欲望,这需要款式设计过程中完全融合服装立体结构才能达到这种意境。
鲍总:我的团队最近研究的新方向关于拉链行业, 团队目标想研究一款不是拉链的拉链,改变这个行业对拉链的重新认识,具体内容不能透露严格保密阶段。
接下来聊聊关于功能材料研究思维,针对不同运动属性及穿着需求将功能材料研究分为微气候管理,微生态管理。
温度管理,例如保暖的空气保暖技术,凉感的陶瓷印花技术。湿度管理,例如速干凉爽的助剂类技术,防雨透湿的贴膜技术。智能管理,例如电子加热服装的碳纳米管发热技术。
气味管理,例如除臭的氨类臭味、硫类臭味、汗酸臭(异戊酸及醋酸)。防护管理,例如电荷平衡的负离子与正电荷。智能管理,例如减肥监控服装的体脂率检测智能可穿技术。
老工:目前的研发过程中有哪些在未来有着颠覆性意义的材料?
鲍总:目前的研发过程中介绍两项关于青少年安全性、运动穿着舒适的研究成果,其一为随
当时的背景共享单车盛行,在北方的冬天,青少年外出行走,戴帽防寒。青少年戴帽骑行或行走过马路时,视线受帽子帽沿的阻碍,易引起交通事故。由此,而萌生了
北方寒冷冬天青少年出行安全的解决方案,期间从服装结构、辅料等方面着手,最终双轨式拉链解决帽子大于90度转动功能。
从此一款解决青少年寒冷冬天出行安全服装诞生即随动科技,其采用双向移动式拉链随动技术,缝制可随性左右转动连体帽羽绒服/棉服,针对骑行或者步行经过十字路口的安全性的服装,从而不遮挡视野,为安全出行提供保障。
2018年随动羽绒服创新技术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专利授权,同时随动羽绒服设计荣获德国红点旗下当代好设计金奖。
它是一款通过膨胀变形而减少汗湿衣物接触皮肤面积的服装。
产品遇汗水后膨胀变形,形成点状结构凹凸状态,增加空气流通,从而减少湿透服装黏着皮肤的面积,更好地散发身体热量,避免因汗湿衣物引起不适。衣物干燥后可恢复原状。
产品适用人群广,尤其适用于活动量大的青少年,降低其运动后受凉的风险。2019年变型服技术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专利授权,同时变型服荣获2020年中国设计红星奖。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