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设计中的优化思路

众所周知,光学设计,结构是最重要的,一个合适的结构,往往很容易优化出结果,一个不好的结构,就算加再多像差操作数,也只会越跑越糟。

如果确定一个结构是否正确,这个篇幅太长,后续会整理成视频。

本文主要讲述在得到一个合适的初始结构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地优化出我们想要的结果。

相信不少人听到过,先优化曲率半径,然后优化正透镜厚度和大的空气间隔,然后优化负透镜的厚度,这个按部就班的方法,有利有弊。好处在于这个方法不容易把结构跑坏,这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是个办法。但是不好的地方在于,对于初学者,你会很难知道这个结构中最重要的那一片或那几片玻璃是什么,导致的结果就是虽然偶尔碰碰运气优化出了比较好的解,但是始终得不到进步。光学设计中,要想优化得到进步,一定要一眼能够看出各个镜片在一个结构中起到什么作用,贡献什么像差,没有这片镜片会有哪些坏处,这个镜片该厚还是该薄,到底是用两个双胶合还是用一个三胶合。

光学设计中的优化,始终记住一个点,操作数越少越好。一个正确的结构,是不需要那么多操作数的,操作数其实就代表了约束,约束太多,难免会起冲突,就像做手机镜头的时候,你把空气边缘控制得太死,那么永远无法优化出一个好的结果。而一个错误的结果,就算加一百个像差操作数,那像差也下不去。

所以要想理明白优化思路,一定要去选择一个合适的结构。就比如说有这样一个指标:

光圈F2,焦距35mm,半视场20°,畸变<1%。

那么这个最合适的结构,或许就是双高斯了。看到这么低的畸变,首要想到对称结构,然后根据其他的参数来判断对称结构是否可行。如果优化过程中发现结构不对,那不要犹豫,马上换。

用朋友给我说过他的方法,先加很多镜片,优化出差不多了,再慢慢减少弱光焦度的镜片,其实这也是个方法,不过呢,每次减少镜片,那镜片的材料可能就不怎么搭配了,得重新锤一次,不过这个方法挺适用初学者,可以一试。

现在假设结构完全正确,开始讲优化。

变量

边界条件里面,把所有镜片,空气的中厚和边厚先约束死,空气中厚留个0.2,边厚给个0.3,最小玻璃中厚给个0.6,边厚给个0.8。然后把所有的曲率半径和厚度设置为变量。

值得注意的是,像密接正透镜这种空气间隔只有0.1、0.2的地方,先不要动了,优化过程中如果发现某个空气间隔很大了,那就把它固定下来,再开始优化,因为软件这种东西,不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结果,它只管你像差的最(极)优解,可不管你镜头是否漂亮,不管你各部分公差是否灵敏。

评价函数

自动评价函数呢,选PTV-光斑半径-主光线,然后RMS-光斑半径-质心,然后RMS-波前-质心,这个方法虽然不是所有系统都适用,但是也算是个通用的方法。对于那种目视系统,用PTV就很好,对于那些对弥散斑收敛要求高的系统,用RMS就很好。主光线还是质心,这个优化过程中可以去切换。

操作数

对于操作数,越少越好,EFFL、TOTR、RAID等等一阶光学参数约束就够了,不需要假如很多操作数如SPHA、COMA、ASTI、FCUR、DIMX等。首先,这些操作数是三阶像差,其次,强行约束一个像差,会给其他像差带来更不好的影响。

优化过程

在优化过程中,始终关注光线的走势。光线在某一镜片过于陡峭,这会给公差带来致命的影响,光线在某一镜片偏转极小,这说明该镜片为弱光焦度,这个时候需要考虑是否还需要这枚镜片。

优化过程中,不要让正透镜玻璃边厚过薄,不要让负透镜中厚过薄,不要让光线过陡,不要让片数过多,不要让镜片形状难以加工。

优化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每一片镜片的像差贡献,要给镜片留出口径余量,要让每一片镜片形状合理。等等。

------------------------------------------------------------------------------

来源:微信公众号瑞雪纷飞光学



(2条)
默认 最新
感谢分享
评论 点赞
评论 点赞
点赞 5 评论 2 收藏 2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