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量变分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定义 附变分学讲义张恭庆下载
张量分析学存在对称性破缺现象:既存在概念上的对称性破缺——有张量微分,但没有张量变分;又存在理论上的对称性破缺——有张量微分学,但没有张量变分学。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表明,破缺的对称性是可以弥补的。本文将综述弥补过程:回顾虚物质导数概念的拓展历史,再现张量局部变分概念的抽象过程,展示张量变分学的构建历程,揭示张量变分学与张量微分学之间的对称性。
本文标题涉及了三个关键词:虚物质导数、局部变分、张量变分学,其中,虚物质导数和局部变分是似曾相识的词汇:虚物质导数似乎只是在经典物质导数前面加了一个“虚” 字;局部变分似乎只是在经典变分前面加了一个限定词“局部”。
读者也许会有疑问:“为何多此一举?”“这不是玩弄词藻吗?” 作者的辩解如下。引入虚物质导数和局部变分概念,是为了实现三个意图:一是弥补张量分析学概念体系中破缺的对称性;二是为张量变分学奠定基础,三是为张量的协变变分学开辟道路。
限于篇幅,本文主要聚焦于前两个意图,即概念体系的对称性和张量变分学。而张量协变变分学,则是后续文章综述的重点。本文包括如下内容:
(1) 简要回顾经典变分思想,评述其概念上的局限性;
(2) 拓展经典物质导数,引入虚物质导数概念;
(3) 依托虚物质导数,类比张量微分概念,定义张量局部变分概念,塑造张量变分与张量微分之间的对称性;
(4) 类比张量微分学,展示张量变分学,揭示张量变分学与张量微分学之间的对称性。
大学时代,学习数学分析。课堂上,老师提出要求:“微分与积分的关系是什么?请用一句话说清楚。” 作者小心翼翼地回答:“逆运算。” 老师挑起大拇指:“高,实在是高!用一句话说清楚已经相当不易,你竟然用一个词就说清楚了。” 高兴之余,老师进一步提高标准:“请用一个字说清楚!” 受到老师的称赞,信心大增,脱口回答:“逆!”当年老师的苛刻要求,产生了持久的影响。从此,作者养成了思维习惯:对重要的概念,一定要理解到这样的程度—— 用一句话说清楚其内涵和外延。
历史地看,变分似乎是个整体性概念。
整体和局部及其相互关系,是哲学家关注的问题,也是自然科学家感兴趣的问题。
早年学习弹性力学,作者深受如下陈述的影响:弹性力学的基本问题有两种提法,一是微分提法,二是变分提法。后来,作者自己成了教师和学者,对两种提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微分提法体现了牛顿和莱布尼兹的局部化数理分析思想,而变分提法则体现了欧拉和拉格朗日的整体化数理分析思想。
由此,作者树立起了牢固的观念:微分是局部性概念,变分是整体性概念;
微分被定义在一个点的邻域内,变分被定义在物质构型空间上;微分提法对应局部化数理分析之路,变分提法对应整体化数理分析之路。
从力学的角度看,上述观念似乎经得起时间考验。场函数的微分,涉及空间域上“点的邻域” 内场函数的增量。“点的邻域” 当然是局部性概念。弹性力学中的运动微分方程,建立在微单元体上。微单元体是“点的邻域” 的几何化形态,自然是局部性概念。
泛函的变分,是定义在物质构型空间上的泛函的增量。弹性力学有最小势能原理和最小余能原理。两个原理分别涉及势能泛函的变分和余能泛函的变分。势能泛函和余能泛函都表现为物质构型空间上的积分。物质构型空间是整体性的概念,泛函自然也是整体性概念。
分析力学有最小作用量原理。克莱恩在他的名著《古今数学思想》中指出:“变分学的早期工作几乎不能和微积分区分开来。但是,随着变分法的深化,牛顿之后的伟大先驱们很快意识到:一个全新的、具有自己的特征问题和方法论的数学分支已经产生了。”“这个新学科,对于数学和科学来说,其重要性几乎可以和微分方程相比,它为整个数学物理提供了一个最重要的原理。” 这个“最重要的原理”,即最小作用量原理。
作用量一般表现为时间段上的积分。当说“作用量的变分” 时,研究的是定义在时间段上的作用量的增量。时间段是整体性的概念,作用量当然也是整体性的概念。
很显然,先驱们思考变分学的角度,着眼于整体。其中的核心概念, 是泛函的变分或作用量的变分。
然而,这产生了误导,使得作者产生了如下误解:由于变分的作用对象都是整体性概念,故变分就是个整体性概念。教学过程中,作者有意无意地将这样的观念传递给了学生。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作者意识到,上述观念限定了教师和学生的想象力。实际上,如果研究对象不是泛函或作用量,而是张量场函数,那么,着眼点就不应该是整体,而应该是局部。
2002 年,作者研究生物膜力学时,强烈地意识到,需要清晰地引入一个概念——曲率张量的变分。生物膜是软物质,可以将其抽象成柔性曲面。不难想象,柔性曲面几何形状的任何涨落,都会诱导曲率张量的扰动。那么,怎样才能最有效地度量曲率张量的扰动量?
当时,作者借鉴弹性力学,用虚位移概念刻画柔性曲面的涨落。于是,很自然地,就把曲率张量的扰动量视为“曲率张量的变分”。
如何快速计算曲率张量的变分?作者意识到,不同于曲率张量的微分,“曲率张量的变分” 没有现成的计算模式,故当时只能凭物理直觉“拼凑” 出其计算式。
数学力学中的概念,一般都有两个表达式,一个是定义式,另一个是计算式。其中,定义式在先,计算式在后,计算式源自定义式。“曲率张量的变分”作为一个基本概念,既没有计算式,也没有定义式。因为没有定义式,当然也就无法“一句话说清楚” 其内涵和外延。
“曲率张量的变分”,无定义,难计算。然而,“曲率张量的微分”,可定义,可计算。作者发现,类似的概念上的对称性破缺,不是孤立的现象,竟然普遍存在于张量分析中:有一般意义上的“张量微分” 概念,但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张量变分” 概念。
作者还发现,概念上的对称性破缺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理论上的对称性破缺:张量微分学的大厦巍然挺立,但张量变分学的原野却一片荒漠。这并不奇怪:基本概念是理论的基石。张量微分学的大厦奠定在张量微分概念的基础之上。相反地,缺少了基础性的张量变分概念,张量变分学的大厦就无从谈起。
追根溯源,可以发现,对称性破缺的根本原因,源自局部性概念与整体性概念之间的错配:张量场函数可以是局部性概念,微分是局部性概念。这样,“张量场函数/微分” 就是两个局部性概念的组合,浑然天成。然而,经典的变分“被认为” 是整体性概念,“张量场函数/变分”,是局部性概念与整体性概念的叠加,难以匹配。
作者想起智者的忠告:纷繁之处,可尝试分类;混淆之处,可尝试定义。显然,要纠正概念组合的错配,最便捷的方法是塑造出一个局部性概念—— 张量场函数的“局部变分”。这样,就相当于对笼统的变分概念进行了更精细的分类—— 整体性变分和局部性变分。当然,局部变分概念难以借助经验提炼出来,只能借助理性塑造出来。
张量场函数的虚物质导数
—— 局部变分概念的逻辑基础
如何塑造张量场函数的局部变分概念?作者的作法是“先为局部变分概念寻找一个逻辑基础”。2016年,找到了突破口:作者从“虚” 字上获得了灵感。
力学史上,从“实” 到“虚” 的观念进化,对应着重要的思想飞跃。分析力学和弹性力学,都涉及一个十分基本的概念—— 虚位移。弹性力学中虚位移的定义很简洁:就是运动许可位移。满足运动许可的虚位移有无穷多,构成无穷集合。而真实位移只是虚位移的特例,只是无穷集合中的特殊元素。
分析力学中,“虚” 字照样引人注目。分析力学的理论体系,可以被奠定在不同的基本原理基础之上:拉格朗日方程,被奠定在达朗贝尔原理的基础之上;吉布斯阿佩尔方程和凯恩方程,被奠定在高斯原理的基础之上。从达朗贝尔原理到拉格朗日方程,虚位移概念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样,从高斯原理到吉布斯阿佩尔方程和凯恩方程,虚加速度概念不可或缺。
在速度和加速度之间,还有一个运动学量——虚速度。虚速度,就是运动许可速度。历史上,虚速度概念并没有逃过先驱们锐利的眼睛。分析力学中,除了达朗贝尔原理和高斯原理,还有约旦原理。虚速度是约旦原理中决定性的概念。
注意到,位移,速度,加速度,不论“虚实”,都是定义在物质点上的概念。论及“物质点”,连续介质力学的一个概念进入了作者的视线—— 物质导数。
需要说明的是,几何论中,确有“对参变量的导数” 概念。如果“参变量” 被取为时间变量,且“对参变量的导数” 被定义在运动的物质点上,即可得到物质导数。
在作者的印象里,物质导数是“实” 的概念,用以刻画物体“真实” 的运动。后来,作者意识到,这只是先入为主的自我设限。实际上,没有任何理由认为,也没有任何权力规定,物质导数必须是“实”的。正如虚位移、虚速度和虚加速度,完全可以自由地引入“虚” 物质导数概念。正如虚位移是运动许可位移,虚物质导数即为运动许可物质导数。
虚物质导数,可以视为实物质导数的推广。反过来,实物质导数,可以视为虚物质导数的特例。
从虚物质导数概念出发,就可以定义局部变分概念。也就是说,虚物质导数,可以被选定为局部变分概念的逻辑基础。
一旦涉及到物质导数,就得关注物质占据的空间及其运动的描述方式。
为了简化形式,采用平坦空间。至于运动的描述方式,最基本的有欧拉描述和拉格朗日描述。本文采用拉格朗日描述,是为了简化理论的解析结构。简化到极致,读者便可轻松地理解本质和思想。
拉格朗日基矢量的经典微分
和局部变分之间的对称性
从式(16) 和式(17) 中可获得启示:如果看到的是实速度场,那么,式(16) 就给出了基矢量的实物质导数,式(17) 就给出了基矢量的“实” 时间微分。如果看到的是虚速度场,那么,式(16) 就给出了基矢量的虚物质导数,式(17) 就给出了基矢量的“虚”时间微分(或虚物质微分),亦即局部变分。总之,只要速度场有虚实之分,基矢量的物质导数就有虚实之分,基矢量的时间微分就有虚实之分。而虚的时间微分,就是局部变分。
式(17) 与式(15) 之间的对称性,清晰可见。
限于论文的篇幅,这里不再继续展示张量变分学与张量微分学的对称性。如果读者有兴趣,可以自己尝试一下:比照张量微分学的大厦,一定可以构筑出张量变分学的大厦,且两座大厦遥相呼应,构成优雅对称的建筑群。
答案是肯定的。但要塑造出新的对称建筑群,必须先引入一块厚重的基石—— 协变性思想。理由如下。
标题中,出现了张量一词。实际上,即使没有张量这个词,本文照样言之成理。之所以画蛇添足地加上这个词,是为后续建筑群的对称化做铺垫。
数学力学的历史上,张量概念的诞生是件大事。不同于经典力学概念,张量概念中蕴涵了一个既漂亮又深刻的思想—— 协变性思想。
1935 年,法国诞生了著名的布尔巴基学派。该学派提出了重要的思想观念—— 数学结构。在诸种类型的数学结构中,最基本的是代数结构。张量就是普遍存在于物理学和力学中的代数结构。
作为代数结构,张量有内部子结构,例如,分量和基矢量。子结构满足特定的协调约束性质,即“协变性”,具体表现为两大基本变换:一是指标升降变换,二是坐标变换。作者将二者合称为里奇变换[3-4]。
确切地说,协变性就是张量在里奇变换下的不变性。正是协变性,保证了张量的坐标无关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物理学和力学中,协变性近乎于客观性。因此说,协变性思想,不仅漂亮,而且深刻。
从张量代数学到张量微分学的演进,是数学物理和数学力学史上的大事。但这件大事总被一种不大圆满的氛围所笼罩—— 张量微分的协变性退化了。丧失了协变性的张量微分,对物理学和力学不吝一场灾难。
危难时刻,意大利的里奇学派尽显英雄本色:他们巧妙地引入了漂亮的新概念—— 张量的协变微分,从而一举将不协变的微分学,“美化” 成了协变的微分学。
然而,随着协变微分概念的诞生,概念上新的对称性破缺出现了。随着协变微分学的出世,理论上新的对称性破缺出现了。
本文刻画了这样的历史轨迹:先驱们定义了张量微分,造成了概念上的对称性破缺。而随着张量变分的定义,概念上的对称性破缺得以弥补。先驱们发展了张量微分学,造成了理论上的对称性破缺。而随着张量变分学的建立,理论上的对称性破缺得以修复。
现在,新的对称性破缺引出了新的问题:还能重复上述对称化历史的轨迹吗?答案是肯定的。对称的建筑群将被持续延拓,规模更大、更为壮丽的对称建筑群将拔地而起。如果读者想一睹其真容,那就请阅读后续文章吧。
读者一定会问:“为什么对称观念如此令人着迷?” 德国数学家诺特有著名的命题:任何对称性,都对应着某种形式的守恒律。物理学和力学的历史已经确证了命题的正确性:物理学和力学的每一条规律,都受到某种对称性的支配;任何新对称性的发现,都意味着新规律的诞生;任何对称性破缺的出现,都意味着新理论的曙光。诺特的命题极大地消减了探索的盲目性—— 只要捕捉到对称性,就可以顺藤摸瓜地找到守恒律。本来,追寻守恒律,是物理学和力学探索者永恒的使命。诺特命题之后,追寻对称性,成为物理学和力学探索者达成使命的捷径。
这也正是作者在本文中的动机之所在:苦心孤诣地塑造经典微分与局部变分之间的对称性。
后来,作者否定了“多余” 的判断。作者并不是想通了,而是类比之余,坚定了信念:已经有实位移,但从没有认为,虚位移概念是多余的。已经有实速度,但从没有认为,虚速度概念是多余的。已经有实加速度,但从没有认为,虚加速度概念是多余的。
换个角度看:如果说,张量的局部变分是个不可或缺的概念,那么虚物质导数,就是个必不可少的概念。虚物质导数和局部变分概念的威力,会在后续的文章中,充分地展现出来。
本文只涉及了拉格朗日描述。欧拉描述,照样可以揭示出对称的张量微分学和张量变分学。换言之,张量微分学与张量变分学之间的对称性,是一种客观实在,与运动的描述方式无关。不论采用何种运动描述方式,对称性都存在。但限于篇幅,本文不再涉及欧拉描述。
在传统观念中,张量分析学主要是指张量微分学。现在,可以更新观念:张量分析学包括了两个对称的理论体系:一个是张量微分学,另一个是张量变分学。
本文讲述了一个对称性故事,后续文章将讲述对称性故事的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