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和热处理工艺
|
|
|
|
|
|
|
|
|
|
|
|
|
|
|
|
低碳钢单向静载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强度指标
塑性指标
弹性指标
硬度
-
测量值较准确,重复性好; -
可测组织不均匀材料; -
不适合测试成品与薄件; -
测量费时,效率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试验简单、方便、迅速;
压痕小,可测成品,薄件;
数据不够准确,应测三点取平均值;
不应测组织不均匀材料,如铸铁。
测量准确,应用范围广(硬度从极软到极硬);
可测成品与薄件;
试样表面要求高,费工。
冲击韧性
断裂韧度
疲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退火
-
细化晶粒; -
降低硬度,改善钢的成形和切削加工性能; -
消除内应力。
-
适用范围:亚共析钢。 -
加热温度: Ac3+30~50℃。 -
目的:细化组织,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 消除 内应力。 -
室温组织:F+P。
-
适用范围: 共析钢和过共析钢。 -
加热温度: Ac1+20~30℃。 -
目的:使 网状或片状Fe3CⅡ球化 。 -
组织: 球状珠光体。
-
工艺:加热到Ac1+30~50℃或Ac3+30~50℃,保温后,迅速冷却至Ar1以下某一位温度,待A都变为P类组织,出炉空冷。 -
组织:P类 。 -
优点:退火时间短,组织均匀。
-
目的:去除残余应力。 -
加热温度:T加热<AC1(500~600℃)。 -
应用:消除铸件,锻件,焊接件等的残余内应力。
-
目的:消除偏析;均匀成分、组织。 -
加热温度: AC3+150 ~250 ℃。 -
组织:亚共析钢为P+F。 -
应用:主要用于质量要求高的合金钢铸锭、铸件、锻件。
-
工艺:加热到Ac1以下50-150℃,或T 再 +30-50℃,保温,缓冷。
-
目的:消除加工硬化,恢复钢材的塑韧性。 -
应用:冷加工后的工件消除加工硬化。如在钢丝拉拔过程中,中间进行的退火。
正火
淬火
-
亚共析钢:A C3 +30 ~50 ℃ 。 -
共析钢及过共析钢:A C1 +30 ~50 ℃。
回火
-
消除内应力,降低脆性。 -
稳定组织和工件尺寸。 -
降低硬度,提高塑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点赞 评论 收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