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千寻位置GNSS软件| 电力线勘测如何实现?
正如大家所知,电力线勘测是在做电力线路设计之前对设计线路沿途自然环境进行勘察测量,最后把手簿测量数据在电脑端经过转换输出为电力软件专用格式数据的专用功能。 那么在千寻位置GNSS软件中该如何操作完成电力线的勘察测量呢?
点击【测量】->【电力线勘测】,在电力线勘测库里选择一条电力线放样,如图 5.11-1 所示。
图 5.11-1 图 5.11-2
电力线勘测左右两侧工具栏解析如下:
提示范围:以直线为中心,在两侧以“提示范围”为间距,生成六条平行线,六条平行 线的所在区域即直线放样的提示范围。
下状态栏的解析如下:
目标:当前放样线路的名称。
档平距:当前点距离采集的上一点的水平距离。 里程:当前点做垂线后,到起点的距离±起点里程 偏距:过当前点作直线垂线,垂足到当前点的距离。当当前点在直线前进方向的左侧时,偏距为负值;当当前点在直线前进方向的右侧时,偏距为正值。
里程差(起):当前点到里程起点的距离。
里程差(终):当前点到里程终点的距离。
电力勘测作业过程 :
1、打开辅助线库,添加辅助线,选中一条线路,开始勘测作业。 2、记录测量数据,文件的数据格式可通过进入配置界面选择,目前支持道亨、 思维格式。新建项目时可切换需要采集的格式, 一旦开始采集后则不允许切换。 作业过程中,只需要选择想要的参考线,在需要采集的地物点,点击 采集地形点, 存储测量数据,在类型下拉框中选择点类型,根据点类型,选择标注跨越物或路河塘房等的 类型,杆型,输入宽度、角度、量高等,存储,电力软件会将这些地物地质信息及属性,保 存到测量文件中。这样就不用记录繁琐的编码,直接通过选择的方式,就把地物及属性记录下来。
图 5.11-3 图 5.11-4 图 5.11-5
存储时,根据当前点的类型,选择存储时的点类型,存储点类型包括:J 桩(转角点),Z桩(直线桩),辅助点,1 点测标注跨越物,1 点测路河塘房,2 点测路河塘房,3 点测房。 【J 桩】 即转角桩。
【Z 桩】 即直线桩 。
【辅助点】 一般碎部点 。
【1 点测标注跨越物】 包括电力线、通讯线、光缆、公路、铁路等。
【1 点测路河塘房等】 测量公路、铁路、河流、塘、房屋使用。
【2 点测路河塘房等】使用此方法 2 点测量路、河塘和房, 以下有详细介绍。
【3 点测房】使用此方法 3 点测量房屋,见下详细介绍。
A、 采集 J 桩、Z 桩、辅助点、普通点只需要输入点名,天线高。
B、 在勘测作业过程中,线路上遇到电力线、通讯线、光缆等时,需要存储电力线的类型、跨越角等信息,以便在道亨 CAD 中的平面图和断面图中显示。举例:前进线路上遇到 220KV 电线,角度:前进方向右侧锐角 45 度,量高 30 米,进行存储。
C、1 点测路、河塘、房等。
前进线路上遇到公路、铁路、河流、塘、房屋等实物时,可以采用 1 点测路河塘房的方式存储。
举例:前进方向上,遇到一条公路,角度:前进方向右侧锐角 60 度,宽 10 米。在实物 一端选点后,采集存储,在存储对话框中输入宽度。〔注〕:当后断面点不好测量时,可以 在前断面点测量,此时宽度输入负值。
D、2 点测路河塘房等
这是存储跨越物的第二种方式,即可以较精确的测量实物宽度。在实物一端按采集存 储,选择 2 点测路河塘房等,首先提示为点 1,存储后。再到实物另一端按采集存储,软件 自动提示为点 2。然后选择实物类型,输入角度等后,存储。(实物两端测量顺序任意,软 件会按线路方向自动判断实物的前后中断面点,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先存储 1 点,再存储 2 点,软件也自动处理,不用自己选择。
E、3 点测房
测量房屋时,有 1 点、2 点、3 点三种方法。
(1) 1 点测房,即是在存储对话框中选择 “1 点测路河塘房”,然后在【沟路连码】中选择“房屋”,1 点测房需要输入房长房宽和房高。
(2) 2 点测房,需要在后墙角点和前墙角点分别进行测量,测量顺序任意。即是在存储对话框中选择 “2 点测路河塘房”,然后在跨越物中选择房屋,2 点测房需要输入房长和房高。
注意:房长可以输入正负值,房长的正负值表示:以线路前进方向为参考,房子向左侧 偏还是向右侧偏,规则是:左正右负,即向左输入正值的房长,向右则输入负值的房长。
(3) 3 点测房,需要在后墙角点和前墙角点分别测量一个点,测量顺序任意然后在辅助 墙角点测量一个点。注:辅助墙角点必须是第 3 点,即测量顺序是先测量后墙角点和前墙角 点,再测量辅助墙角点,在存储对话框中选择 3 点测房,需要输入房高。
采集的电力数据我司提供专业的 ElectricPro电力转换软件,将项目文件(*.PD)通过 数据编辑,可转换成道亨ORG格式的数据。
在电力施工中,常用到的还有塔基放样,下期将为大家带来在千寻位置GNSS软件中塔基放样的操作技巧。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此查看更多北斗产业相关资讯、产品及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