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压缩机转轴系统动平衡设计与仿真验证


涡旋压缩机转轴系统动平衡设计与仿真验证





摘要:针对涡旋压缩机高速转子结构,将动涡盘和偏心主轴产生的离心惯性力分解至 2 个平行基面,建立了一种基于配重原理的动平衡设计方案。在结构分析和理论计算基础上,确定了合理的平衡铁形状、质量(m1,m2 )及分布位置(L1,L2 )。构建了基于 ADAMS/View 平台的转轴系统仿真模型,通过刚体动力学仿真和误差分析验证了动平衡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分析结果显示:平衡铁Ⅰ和Ⅱ的离心惯性力设计误差很小,分别为 0.39% 和 0.06%,符合机械精度设计要求。为涡旋压缩机的高速化设计提供了思路和技术参考。


关键词:平衡铁;离心力;误差;涡旋压缩机;仿真;偏心半径;ADAMS/View

0 引言


涡旋压缩机是第三代新型容积式压缩机,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制冷、石油及化工等领域。相对于传统的离心式和往复式压缩机,涡旋压缩机主要是利用内部封闭容积变化来实现气体的压缩,具有质量轻、效率高、体积小、运行平稳、振动及噪声小等诸多优点。


近年来,随着数控制造技术和工艺水平的不断发展,新型涡旋压缩机的主轴转速已高达12 000 r/min,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机器的运行效率,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最典型的就是由偏心主轴产生的离心力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涡旋压缩机运转过程中,周期性离心力会随主轴转速的提高而不断增大,不仅会破坏动涡盘与静涡盘之间的径向密封性,而且有可能导致整机系统出现剧烈的振动及噪声,不利于涡旋压缩机的稳定运行和高速化发展。长期以来,如何提高涡旋压缩机的动平衡性能,使其能够适应更高的主轴转速,一直是业内人士和工程师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结构分析、理论计算、CAD 建模、动力学仿真及误差分析等一系列研究,成功实现了转轴系统的动平衡设计,为新型高速涡旋压缩机的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1 转轴结构


根据涡旋压缩机的功能原理及用途,为了使动涡盘与静涡盘之间的封闭容积腔按照月牙形规 律变化,一般将其主轴设计为带有偏心半径 r 的阶梯轴如图 1 所示,动涡盘安装于偏心轴之上,当涡旋压缩机运行时,动涡盘在偏心主轴产生的转矩驱动下相对静涡盘作平面运动,由此实现 吸气、压缩和排气的作业过程。

涡旋压缩机转轴系统动平衡设计与仿真验证的图1

涡旋压缩机转轴系统动平衡设计与仿真验证的图2

图1 偏心主轴结构


2 动平衡设计计算


2.1 原理分析


在对转子进行动平衡设计时,首先应该通过结构分析确定各不同回转平面内的偏心质量,然后根据偏心质量的分布情况,计算能够使转子达到动平衡所需的配重数量、大小及位置,并将其施加于转子结构之上以达到动平衡的设计目的。

涡旋压缩机转子系统的偏心质量主要包括两部分,即动涡盘和偏心圆柱。由图 1 所示偏心主轴结构可知,动涡盘与主轴偏心圆柱为同轴心装配,由于动涡盘的质量远大于偏心圆柱,且两者质心位置相距非常近,因此,为简化动平衡问题分析过程,近似认为动涡盘与偏心圆柱质心重合, 并将其质量和以 m 记之。当动涡盘在偏心主轴驱动下以等角速度ω做回转运动时,转轴系统会产生一个离心惯性力 F,见图 2,其中,L1=75 mm,L2=50 mm,r=8.5 mm,r1=60 mm,r2=67.5 mm。

涡旋压缩机转轴系统动平衡设计与仿真验证的图3

涡旋压缩机转轴系统动平衡设计与仿真验证的图4

图2 动平衡设计原理


由理论力学可知,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与其相平行的 2 个分力[6]。因此,根据图 2 所示转轴结构动平衡设计原理,选定 2 个平衡基面Ⅰ和Ⅱ作为配重的安装位置,并将 F 分解至平面Ⅰ和Ⅱ内,即 FⅠ,FⅡ。显然,为使转轴系统达到动平衡状态,只需在平面Ⅰ和Ⅱ内分别施加 1 个适当的平衡质量 m1,m2,以此产生 2 个相反方向的离心惯性力 F1,F2,最终使 2 个平面内的的离心惯性力之和等 于零即可。


2.2 配重计算


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在平衡基面Ⅰ和Ⅱ中存在以下的平衡方程:

涡旋压缩机转轴系统动平衡设计与仿真验证的图5

涡旋压缩机转轴系统动平衡设计与仿真验证的图6

式中 F1,F2 ——平衡质量 m1,m2 产生的离心惯性力。

根据转子动力学理论及图 2 可知,F1,F2 可表示为:

涡旋压缩机转轴系统动平衡设计与仿真验证的图7

涡旋压缩机转轴系统动平衡设计与仿真验证的图8


将式(3)代入静力平衡方程(1),消去ω 2 可得:

涡旋压缩机转轴系统动平衡设计与仿真验证的图9

涡旋压缩机转轴系统动平衡设计与仿真验证的图10


涡旋压缩机主轴材料采用 45 钢,其质量密度 ρ =7 800 kg/m3[11]。偏心圆柱底面直径 d=50 mm,圆柱高 h=30 mm。动涡盘的形状和尺寸一定,材料采用 Cu2Cr2Mo,直接在 CAD 环境中测出其质量为 8.12 kg。动涡盘与偏心圆柱的总质量计算式为:

涡旋压缩机转轴系统动平衡设计与仿真验证的图11

涡旋压缩机转轴系统动平衡设计与仿真验证的图12

代入数值计算得 m=8.58 kg。在此基础上,通过式(5)计算出平衡基面 Ⅰ 内的配重 m1= 3.04 kg。同理,可计算出平衡基面Ⅱ内的配重 m2= 1.62 kg。

2.3 平衡铁设计


根据配重质量 m1、m2,分别在平衡基面Ⅰ和Ⅱ内设计一个扇形平衡铁,以此来抵消分解力FⅠ,FⅡ。基面Ⅰ内的扇形截面形状如图 3 所示,其截面面积 s1=0.013 m2 ,质量密度ρ1=7 200 kg/m3(灰铸铁材质),由式(7)计算出平衡铁的厚度t1=0.032 m。同理,测量和计算出基面Ⅱ内的平衡铁截面面积 s2=0.014 m2 、厚度 t2=0.016 m。根据平衡铁结构几何参数,在 CREO 环境下建立其三维实体模型,如图 4 所示。


涡旋压缩机转轴系统动平衡设计与仿真验证的图13

图3 扇形截面设计

涡旋压缩机转轴系统动平衡设计与仿真验证的图14

涡旋压缩机转轴系统动平衡设计与仿真验证的图15

3 仿真验证


3.1 模型构建


根据涡旋压缩机结构和功能原理,在 CREO 环境下建立转轴系统仿真模型。在偏心主轴上装配动涡盘和平衡铁时,按照动平衡设计结果确定平衡铁的安装位置和初始相位。通过接口程序将三维 CAD 模型送入 ADAMS/View 环境,分别定义各零部件的材质属性和约束条件,建立如图 5所示的转轴系统仿真模型。

涡旋压缩机转轴系统动平衡设计与仿真验证的图16

涡旋压缩机转轴系统动平衡设计与仿真验证的图17

图5 转轴系统仿真模型


3.2 动力学仿真


为偏心主轴设置旋转驱动,令电动机输入转速为 3 600 r/min,即涡旋压缩机主轴每秒转动为 60 转,将其转化为弧度可得到主轴角速度ω = 377 rad/s。仿真时间设置为 0.1 s。考虑重力影响,运行动力学仿真计算过程。通过数据后处理获得平衡铁质心位移曲线,如图 6 所示,分析可知,平衡铁Ⅰ和Ⅱ的质心位移按照正弦简谐规律变化,且曲线初始相位一致,其位移幅值分别为 60 和 67.5 mm,与平衡铁质心回转半径设计参数 r1,r2 一致。

涡旋压缩机转轴系统动平衡设计与仿真验证的图18

图6 平衡铁质心位移曲线


基面Ⅰ和基面Ⅱ位置的平衡铁速度仿真曲线如图 7,8 所示,由图分析可知,当转轴系统以 3 600 r/min 运转时,平衡铁质心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且曲线光滑、无明显波动现象,符合转子动力学设计要求和速度规律。

涡旋压缩机转轴系统动平衡设计与仿真验证的图19

涡旋压缩机转轴系统动平衡设计与仿真验证的图20

图7 平衡铁Ⅰ质心速度

涡旋压缩机转轴系统动平衡设计与仿真验证的图21

涡旋压缩机转轴系统动平衡设计与仿真验证的图22

图8 平衡铁Ⅱ质心速度


各参数计算出平衡铁Ⅰ的离心力仿真结果 F1s =26 016 N;由图 8 获得平衡铁Ⅱ质心速度幅值 v2=25.46 m/s,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平衡铁 Ⅱ的离心力仿真结果 Fs2=15 557 N。由上可知:F1s >Fs2,可见,在对转轴系统进行动平衡配重设计时,基面Ⅰ位置平衡铁抵消的分解力显然更

大。


3.3 误差分析


根据动平衡理论,将设计参数 m1,m2,r,ω, L,L1 及 L2 分别代入式(3)和(4),计算出平衡 铁Ⅰ和Ⅱ的离心惯性力设计值:F1=25 914 N,F2= 15 548 N。为了验证动平衡设计的准确性,对离心力设计值 F1 和仿真值 F1s 进行误差分析。按照式(8)计算出平衡铁Ⅰ的设计误差 Δ1=0.39%,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平衡铁Ⅱ的设计误差 Δ2=0.06%。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建模和仿真过程未考虑零部件的柔性形变,这也是 ADAMS/View 多刚体动力学仿真的局限所在。

涡旋压缩机转轴系统动平衡设计与仿真验证的图23

分析误差计算结果可知,动平衡理论设计值与动力学仿真值之间的误差(Δ1、Δ2)非常之小,误差范围仅在 0.06%~0.39% 之间。根据工程设计规范和经验,机械设计误差在实际当中是难以避免的,而这种极小误差是符合机械精度设计要求的。通过误差分析,验证了涡旋压缩机转轴系统设计的正确性,说明动平衡理论计算结果准确、设计方案合理可行。


4 结语

工程设计经验和生产实践表明,高速转子结构必须具备良好的动平衡性能。通过涡旋压缩机转轴系统的动平衡设计计算,确定了平衡铁的形状、质量及分布位置,有效抵消了主轴转动过程中产生的离心惯性力。动力学仿真结果验证了动平衡设计方案的正确性,为涡旋压缩机系统的动平衡设计与性能改进提供了重要技术参考。


文章来源:中北二院研究生工作





(2条)
默认 最新
配重块的尺寸大小如何设计的,原理是什么
评论 点赞
感谢分享
评论 点赞
点赞 2 评论 2 收藏 2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