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 CCM+中关于边界条件的设置(三)

4.出口边界条件
    出口边界条件包含了静压力出口和“出口”。静压力出口比较常用,通常需要设置背压值,在考虑到热交换的时候也需要设置温度参考值;静压力出口无法指定速度的方向;静压力出口可以配合所有的入口边界条件来使用。 出口的位置也会对整个流场起着关键性作用,不同的出口位置也会导致整个流场的分布不同。如下图所示。入口处气流为均匀的法向方向,出口为静压力出口相同的背压,相同的出口面积。但出口位置不同导致整场的速度分布不同。左图的出入口之间的夹角较小,气流分布相对流畅。右图出入口之间夹角较大,导致整个气流的流动向出口处偏转。STAR CCM+中关于边界条件的设置(三)的图1
“出口”出口边界条件可以设置不同出口之间的流量的分配比率。不同的的分配比率影响整个流场的分布不同。仍使用第一个案例来说明“出口”边界类型对流场的影响,如下图所示。左图为静压力出口,两出口的背压相同,由于出口管路的内径大小不同造成出口管路的压损不同,内径较小的压损较大流量较小,内径较大的压损较小流量 较大。往往在计算时求解域只保留的一段模型,对于1,2的背压有时无法直接给出,但是可以给出的是1,2之间的流量分配比率。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出口”这种边界条件来反映真实的工况。如右图所示,出口1占整个出口的流量的80%在中间的气流流动方向就向1出口流动,相对于右图来了中间区域存在较大的漩涡。








STAR CCM+中关于边界条件的设置(三)的图2

    值得注意的是“出口”边界条件需要与速度或者质量流量入口配合使用。一般情况下不能与停滞进口配合使用,由于进入是总压值,出口是流量百分比,整个方程中缺少速度项,只有在初始化的时候可以得到初始状态的速度值,在边界上无速度值,这样会造成整场速度向初始状态的速度场收敛。同样的以一个表格来简单总结一下出口可以设置的物质量。

  STAR CCM+中关于边界条件的设置(三)的图3


    出口边界位置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以上介绍的两种出口边界类型对出口的位置也是有相应的规定,如果假设位置对整体结果有较大的影响,那么计算结果必然会有较大的偏离。如下图所示,气流由左向右流动,当遇到L时在L右侧形成尾流,如果将出口放置在尾流区域内,那么结果是错误的;一般的认为3L-8L为尾流的发展区域,如果出口位置放置在尾流发展区域内,那么结果会会有一点的偏差;一般认为10L以上是完全发展区,出口建议放置在该区域内。
STAR CCM+中关于边界条件的设置(三)的图4





文章来源: 今宏科技Gohope

登录后免费查看全文
立即登录
  • App下载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