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桥面板纵肋-横隔板焊缝双裂纹协同扩展研究
本文摘自:《湖南交通科技》
摘 要:为了研究钢桥面板肋-横隔板焊缝(Rib-to-Floorbeam,简称RF 焊缝)多裂纹协同疲劳扩展行为,采用FRANC3D -ABAQUS 交互技术建立了钢桥面板RF 细节疲劳裂纹的数值分析模型,开展不同长度和不同角度的穿透裂纹对临近疲劳细节初始裂纹影响的分析。对比分析了RF 焊缝部位U 肋焊趾处和横隔板焊趾处,弧形切口自由边上初始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U 肋焊趾处和横隔板焊趾处裂纹为I 型主导的I -II -III型复合型裂纹,弧形切口自由边处裂纹为Ⅱ -Ⅲ型复合型裂纹,应力强度因子KⅠ始终为负;随着U 肋焊趾处的穿透裂纹长度从0 mm 增长至25 mm,横隔板焊趾处初始裂纹中点处应力强度因子呈减小趋势,弧形切口自由边上初始裂纹中点处应力强度因子和几乎保持不变;随着隔板焊趾处穿透裂纹长度从0 mm 增长至100 mm,U 肋焊趾处初始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先减小后增大,当裂纹长度为20 mm 时,达到最小值,弧形切口自由边上初始裂纹中点处应力强度因子和都呈减小趋势且速度逐渐缓慢;弧形切口自由边处的裂纹长度和角度都会对U 肋焊趾处和横隔板焊趾处裂纹强度因子产生影响。
关键词:桥梁工程;断裂力学;正交异性板;应力强度因子
引言
1 三维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理论及方法
1.1 M-积分计算应力强度因子
1.2 FRANC3D 和ABAQUS 的交互使用
图1 FRACN3D 和ABAQUS 的交互使用
1.3 可行性验证
式中:为将运端均匀拉应力;为将运端弯曲应力;a、b 和c 分别为拖延裂纹深度、宽度半径和长度半径;Q 和H 为裂纹形状参数。
(a)带裂纹的有限元模型
(b)SIF 数值解和理论解对比
图2 带裂纹的有限元模型和SIF 对比
用计算的应力强度因子具有一定的精度,是可行的。
2 有限元模型
2.1 工程概况
图3 横隔板弧形切口处构造细节(单位:mm)
2.2 几何模型和材料参数
图4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有限元模型(单位:mm)
2.3 荷载施加
图5 轮载位置断面图(单位:mm)
2.4 疲劳细节的选取
图6 RF 焊缝处疲劳细节
3 不同裂纹长度下RF 细节疲劳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分析
3.1 裂纹插入位置拟定
3.2 U 肋焊趾处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分析
图7 U 肋焊趾和横隔板焊趾裂纹形态图
图8 U 肋焊趾和横隔板焊趾双裂纹位置布置图
图9 U 肋焊趾处初始裂纹应力强度因子随横隔板焊趾处穿透裂纹变化
图10 U 肋焊趾和弧形切口自由边裂纹位置
图11 U 肋焊趾处初始裂纹应力强度因子随弧形切口自由边处穿透裂纹变化
3.3 横隔板焊趾处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分析
图12 横隔板焊趾和U 肋焊趾裂纹位置
图13 横隔板焊趾处初始裂纹应力强度因子随U 肋趾处穿透裂纹变化
始裂纹前缘中点位置应力强度因子 从-66.4 减小至-70.2 。裂纹前缘中点位置在穿透裂纹增长时几乎保持不变,随着穿透裂纹的增长而增大。初始裂纹中点位置应力强度因子在无穿透裂纹时为-43.2,穿透裂纹增长至25 mm 时,中点处的约为-39.1 。
图14 横隔板焊趾和弧形切口自由边裂纹位置
图15 横隔板焊趾处初始裂纹应力强度因子随直弧形切口自由边处穿透裂纹变化
3.4 横隔板弧形切口自由边处应力强度因子分析
图16 弧形切口自由边和U 肋焊趾裂纹位置
图17 弧形切口自由边处初始裂纹应力强度因子随U 肋焊趾处穿透裂纹变化
穿透裂纹对弧形切口自由边上的初始裂纹应力强度因子都不会产生影响。在弧形切口自由边插入初始裂纹,横隔板焊趾处插入不同长度的穿透裂纹,如图18 所示,初始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如图19 所示。
图18 弧形切口自由边和横隔板焊趾裂纹位置
图19 弧形切口自由边处初始裂纹应力强度因子随横隔板焊趾处穿透裂纹变化
到20 mm 时趋于平缓,随后几乎保持不变。随着裂纹长度增长而减小,且变化幅度逐渐减小。无穿透裂纹时,初始前缘裂纹中点处的值约为36.5 ;插入100 mm 穿透裂纹时,初始前缘裂纹中点处的值约为8.7 。
4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