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型电动汽车路噪性能优化 汽车公社 2023年9月11日 浏览:1527 收藏:1 技术邻 > 汽车工程 > 汽车综合 ,声学工程 ,新能源汽车 摘要 :通过主观评价及LMS设备测试 ,确 定某 自主品牌 电动汽车匀速 工况下存在路噪大的问题 依据 TPA分析方法 ,分 别从 源、路 径及 响应 3个方面对整车路噪 问题进 行分析优 化 依据 测试数据针对轮胎 、悬架及 车身提 出优化 方案并 分别 进行 方案验证 :利用整车 3D仿真分析模型进行优化以缩短 周期和 降低成本 依据 各方案验证结果确定最终方案 ,实车测 试 结果显示,采用最终方案后路噪声压级降低 10dB,主观评价样车车内噪声 有明显降低 ,与标杆车型达到同一水平 。 关键词 :电动汽 车 ;路噪 ;仿真 ;声压级 随着汽车的迅速普及,消费者已不仅仅满足于汽 1 路面噪声发生机理分析 车能够实现行驶功能及安全性 ,开始更多地关注汽车 的 NVH性能 ,并把 NVH性能作为购买汽车时的关键 衡量因素。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路面噪声是车 内噪声主 要的噪声源之一 ,直接影响了车内人员的驾驶感受。尤 其是新能源车型,没有了发动机噪声的覆盖 ,路面噪声 在车内噪声的贡献量相对于传统车型会进一步提升。文 章以某 自主品牌电动车型为整改对象 ,通过对该车型激 励 、路径及响应的改善 ,达到了降低路面噪声的 目的。 1 路面噪声发生机理分析 路面噪声是车辆行驶 在粗糙 的铺装路面上时 ,由 路面的凹凸引起的经常性的噪声。路噪依据发生机理 的不同 ,一般可分为结构传播噪声和空气传播噪声。结 构传播噪声是路面激励与轮胎结构特性引起的振动经 过悬架系统的传递 ,最终作用于车身及空腔产生的噪 声 ;空气传播噪声主要是轮胎 的空腔噪声及花纹噪声 经过空气传播及车身隔吸声材料的衰减 ,最终传递到 人耳处的噪声。路噪发生机理 ,如图 1所示。 2 路噪控制方法 依据TPA分析方法建立“源一路径一响应”"的分析模型进行分析。基于路噪发生机理可将路噪控制方案分为3种:1)激励控制(路面激励作用于轮胎产生的振动及噪声):2)传递路径控制(悬架系统的隔振性能及车身及内外饰的隔吸声能力):3)响应控制(车身模态及车身空腔模态)。 3某电动汽车路噪问题优化 3 .1 问题确认 3.1.1 评价工况 某电动汽车在坏路行驶时,路面激励较大,路噪问题表现明显。低速行驶时,风噪相对较小,车内噪声主要为路噪。因此,确定评价工况为:粗糙沥青路,车速40km/h。 3.1.2评价方法 路噪评价可分为主观评价及客观评价两方面。 1)主观评价需要对鼓噪、轮胎空腔共鸣声、g0声及 声等多种不同频率、不同发声部件的声音进行评价,并依据整体感受对汽车路噪性能进行分数判定,主观评价需要由评价经验丰富的专业评价人员进行,主观评价打分原则,如表1所示。 2)客观评价依据车内噪声测试数据进行判断。客 观评价采用相对评价的方法,通过对比优化车型原状态与某同级别合资车型路噪数据,进行路噪问题判定。 3.1.3评价结果 该车原状态评测结果为: 1)主观评价分数为5分,主要存在后排低频噪声大的问题,需要进行整改. 2)客观测试数据,如图2所示。从图2可知,在200Hz以内优化车型原状态路噪水平与合资车型存在明显差距,需要针对200Hz内车内低频噪声进行优化。客观评价结果与主观评价结果相符。 3)问题 分 析 :依 据 主 客 观 评 价 可 确 定 针对 320~200Hz路噪性能进行优化 。依据频谱 图对 问题进 行进一步分析,如图 3所示。 从 图 3可以看出,在 200Hz内车型原状态 j合资 车型车内噪声声压级峰值差距较小 ,但整体声能量的 差距较大 ,噪声峰值杂乱 ,所以主要针对车型各部件的 振动衰减能力及部分模态进行优化。 3.2 激励源控制 把路面激励作用于轮胎后产生的振动噪声作 为激 励源。粗糙沥青路主要激励在 O~30Hz。在路面激励的 作用下,由轮胎本体模态及空腔模态造成的振动能量集 中,最终会在轴头的振动加速度上表现出来。观察发 现轴头处的振动加速度峰值与轮胎的相关模态时啦。由于轮胎小体模态频率不能进行大幅度变更 ,无法进 行有效 的模态规避 ,所 以主要针对轮胎 的振动衰减能 力进行提升。主要优化方案包括调整轮胎胎面橡胶厚 度 、调整带束层铺设角度及胎肩的铺设面积等。优化轮 胎后车 内噪声声压级峰值最大可降低 3.5dB(A),但操 稳性能有 明显减弱,为保证安全性能 ,维持原方案。 3.3 传 递 路径控 制 传递路径包括结构传播及卒气传播 ,目前主要针 时 200Hz内噪声进行优化。空气传播路径中关 于路面 激励 的噪声 主要包括轮 胎的花纹噪声 及空腔共鸣噪 声 ,轮胎花纹噪声通常在 400Hz以上 ,轮胎空腔共鸣 声高于 200Hz,所有暂不考虑空气传播路径 。由于歼发 车 与合资车相比,车内噪声最大峰值相差较小 , 整 体声能量相差较大 ,所以主要针对悬架系统 的隔振 元 件进行优化。轴头振动传递到车身主要经过 的隔振元 件包括 :摆臂轴套 、纵臂轴套 、减振器 mount。对 比}殳汁 车原状态前后排车 内噪声数据可知 ,前后排噪声差距 较大,后排噪声声压级要高于前排 。判断后排为主要贡 献位置 , ‘对后排零部件进行优化。后排主要能量衰减 部件有纵臂安装轴套 、螺旋弹簧及减振器。依次对各零 部件进行优化并进行方案验汪。由于螺旋簧刚度涉及 车身姿态问题 ,暂不列入优化范围,纵臂轴套为主要优 化对象. 依据振动理论 ,摆臂安装点被动侧振动幅值主要 受激励 力大小 、振动衰减能力及安装点刚度三方面影 响。由于激励力大小主要受路 面及轮胎影响,暂小进行 考虑 .安装点刚度由车身决定 ,暂不关注 ,所 以针对振 动衰减能力进行性能提升 。综 合评 价振动衰减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振动 传递率 、底盘隔振系统的振动传递率为振动传递到车 身的力与系统受到振动激励力的比值。根据振动理论, 振动传递率 与频率 比的关系为: 式中:Tr——振动传递率 ; FT0一——外部激励力幅值,N; F0一经过隔振器传递到被动侧的稳态幅值,N; ξ— — 阻尼比; λ——激励力频率与系统频率之比。 图4 示出不同阻尼比及频率比下振动传递曲线。 基于图4对纵臂轴套的隔振特性进行分析:当0 <A<l时< span>,若激励频率不变,应增大系统频率,以减少振动的传递;当λ>1时 ,若激励频率不变,应减小系统频率,以减少振动的传递,且当0<λ< 时,增大阻能有效抑制振动。系统频率为纵臂刚体模态频率,输入频率主要关注40Hz及 80Hz。纵臂刚体模态通过实 测量可确定模态频率在30~90Hz,其 中与激励频率刈‘应的,z向主模态分别低于40Hz及 80Hz,所以应降低 系统频率以提升纵臂轴套的隔振能/,J由于需要保证安全性能,依据控制经验确定优化方案为:后纵臂衬套刚度下降20%,主要进行衬套胶料更改,不进行结 构变更。完成样件制作后,依据原定测试况进行汽车路噪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图5所示。 从 图 5不难看出 ,在 200Hz以内车内噪声均仃 同程度降低 ,峰值平均降低 2dB左右 ,相对于原状 念 车内噪声有明显改善。 3.4 响应控制 依据整车路噪模型对车身优化方案进行分析。首先进行实车评价工况下的轴头振动及对应车内噪声测试,将传感器粘贴到转向节上,需要选取不在同平面的4个测点进行测量,实际测点具体位置,如图6所示。 结合实测轴头振动及车内噪声测试数据,对路噪 仿真模型进行调整巴,保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轴头振 动输入位置及车内噪声仿真位置需确保与试验测点位 置保持一致。整车路噪仿真模型示意图,如图7所示。 针对后排噪声40Hz及80Hz间问题进行仿真模态 数据分析,通过查看模态数据发现,在40Hz附近后背 门存在弹性体模态,在80Hz后地板存在局部模态。依 据模态分析结果确定2种优化方案。 3.4.1后背门添加动力吸振器方案 通过查看模态分析云图确定吸振器安装位置,考 虑到整车轻量化问题,原则上吸振器质量≤1kg,基于 噪峰值及后背门模态分析确定吸振器频率为51Hz。 吸振器完成样件后进行整车安装状态测试 ,通过调整质量块质鼙及橡胶刚度 ,确保整车状态下吸振器频率 为 51Hz..样件确定后 需进行实乍效果验证 ,测试结果如图 8所示。 从图8可以看出,增加吸振器后车内噪声低频阶 段改善不明显,考虑到整车轻量化问题,不能再进行质量提升,故此方案暂不采用。 3.4.2 增加电池支架方案 此车型电池包布置在车身地板下方。观察路噪仿 真模型模态分析结果可知,在200Hz内存在多阶车身 地板模态,由此设计增加电池支架,从而间接增加车身 地板刚度,利于仿真软件进行优化方案设计并依据路 噪仿真模型进行方案效果初步验证。经过设计方案仿 真验证,最终选定优化方案,如图9所示。 原方案及优化方案车内噪声仿真对比数据,如图 10所示,在100Hz以内优化方案相对于原方案车内噪 声有明显降低,幅值降低可达8B。确定实施此方案并 进行样件制作,后续需进行实车效果验证。 3.5 方案总结确定 同时采用后纵臂轴套刚度变更及增加 电池支 架 2套方案并进行实车效果验证 ,验证结果 ,如 ll 所示 ,设计车与合资车处于同一水平。 从图9和图10的数据对比可知,仿真数据和实测 数据比较接近,总体误差在6%以内,说明试验汽车达 到了仿真的效果,达到了TVC稳定性控制的预期效 果,唯一不足之处是TVC触发时,电机在正反向驱动 导致整车有一定的抖动,使乘坐舒适性不是很好,因此 在后期有必要对扭矩进行平滑处理来降低扭矩对整车 抖动的影响。 4 结论 1)整车仿真模型的利用可以有效降低开发成本并缩短开发周期。随着仿真精度的提高,仿真工具将会车辆开发及优化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应用。 2)路噪性能属于整性能,只进行单一零部件优化无法达成优化目标。 3)低频噪声问题需着重关注橡胶件的隔振性能及大面积钣金件的刚度。 作者:刘伟 韩腾飞 杨少鹏 詹定海 耿鹏飞 作者单位: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来源:汽车工程师 文章来源:汽车nvh云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