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条件对残留应力的影响──条件设定要点篇
■ 全链管理 / 蔡颖玫 博士
(转载自繁体版ACMT电子技术月刊No.083)
前言
理解速度、温度及压力对塑胶高分子链排向的作用,进而能理解这些物理因素造成塑件残留应力的原因,接着我们来讨论如何控制成型条件来降低射出成型引起的残留应力。首先是各项物理因素与机台参数的关系条列如下。
• 塑胶温度:料管温度、螺杆转速(rpm)及背压、射出速度;
• 充填速率:射出速度、保压速度;
• 塑胶压力:射出压力(模穴压力及系统压力)、保压压力、保压时间;
• 冷却速率:料管温度、螺杆旋转背压、射出速度、模具温度、冷却时间。
成型条件设定要点
塑胶温度
提高料温会提升熔胶压力传递能力,整体模穴压力因而增加,同时也提升保压效果,并且定向层厚度、压缩应力及拉伸应力都会降低。主要以提高料管温度来达成升高料温。
• 优点:熔胶黏度较低,流动性较佳,充填性较好,分子链松弛较快,排向应力程度较低;
• 缺点:然而过高的料温容易造成冷却缓慢(增加成型周期)及不均匀冷却。塑件脱模时,高温部分占比高,易造成变形,因此高料温反而可能会增加冷却热应力及脱模应力。
充填速率
充填速率对高分子链排向的影响,主要透过射出速度来设定,为达到塑胶最低整体定向结果,所需要的充填速率是介于高速与低速之间,并使用多段射速在速度逐渐减小下结束充填。另外可依产品需求调整充填速率:
• 若产品需要较低的表层应力,借以改善抗化学性或表面电镀附着性,则应降低充填速率;
• 若产品需要借助表层的高顺向性,借以改善刚性与弯曲强度,则应提高充填速率。
塑胶压力
模穴压力增加会提升压缩应力及其区域厚度、同时降低拉伸应力及其区域厚度,模穴压力会与射出压力及保压压力有关。
• 射出压力:高射出压力在充填过程对塑胶会产生较大的剪切作用,因而导致较高程度的分子链排向及应力,因此射出压力不宜过高;
• 保压压力:保压阶段熔胶温度降低时,其黏度瞬间拉高,此时若施加高保压将强迫分子链排向,造成浇口附近出现严重的排向应力,因此保压压力对残留应力的影响大于射出压力。
图1:塑胶高分子链排向与充填速率关系
除压力大小,保压时间长短也需一并考虑,时间拉长会增强熔胶的剪切作用,更多具有排向应力的分子链结构会被冻结,导致较大的弹性变形,所以塑件的残留应力会随保压时间延长和补料量增加而显著增大。
由于保压阶段模穴内部已近乎充满塑胶,应控制射出压力并适当调整保压压力与保压时间,使开模时模内的残留压力接近于大气压力,以避免产生更大的脱模残留应力。
充填与保压参数设定考量
• 充填速度:依充填部位分为多段设定,其中为消除浇口喷流痕考量,第二段通过浇口时将射速放慢,待熔胶进入浇口后再提速充饱部品;而末两段射速缓降,是为了防止毛边与稳定切换保压前的射出压力;
• 保压压力:一般设定两段保压,分别考量尺寸精度与应力消除;然而若第一段设定值与V/P切换瞬间的压力差异过大时,有可能产生缩水或毛边现象。
图2:充填速度与保压压力设定参考
结果与讨论
总的来说,塑件残留应力是受到射出成型条件的综合影响,其中温度的作用较大:
• 模温对残留应力影响较大,较高模温残留应力较低;
• 料温对残留应力影响较小。
塑胶加工特性也会影响残留应力大小:
• 热传系数较高或热传导性较佳,则残留应力较小;
• 热膨胀系数或弹性模数较高,则残留应力较小。
因此,可调整成型参数来降低残留应力:
• 提高料管温度;
• 提高模温;
• 降低制品冷却速度;
• 提高射出速度;
• 降低射出压力;
• 缩短射出充填时间。
除了成型条件,在产品设计与浇注系统应注意:
产品肉厚
• 肉厚尺寸对残留应力影响甚巨,厚度差异越小则应力越低;
• 薄件成品冷却固化较快有较高的残留应力。
浇口尺寸
• 浇口尺寸过大将造成保压补料时间较长,并在熔胶降温过程中冻结更多的排向应力;
• 保压时间越长,其后熔胶越冷,会造成浇口附近较严重的应力残存;
• 适当缩小浇口尺寸以缩短保压填料时间,降低浇口封口时的模内压力;
• 然而若浇口尺寸过小,将导致充填时间过长,熔胶温差大,且容易造成充填缺料。
浇口位置
• 浇口位置决定熔胶的流场、流动距离与流动方向,设计在肉厚区域可降低射出压力、保压压力及保压时间,有利降低残留应力;
• 若于肉薄区域进胶,需适当增加浇口入口处厚度以降低浇口附近应力。
流道设计
• 为降低熔胶流动时的压损与温降,流道会建议设计成短而粗的形式,以降低射出压力与减缓冷却速率,从而降低应力。
在冷却水路及顶出系统应注意:
• 冷却水路:设计目标为使产品可以缓慢地均匀冷却。
• 顶出系统:浇口需设计适当的脱模角度与顶针位置,模芯需要较高的抛光度与设计较大的顶出面积,防止强制脱模产生脱模干涉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