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设计工程师的职场感悟:从方案到产品的价值转化

2024 年年底,技术邻的工作人员通知我获得了平台组织的影响力大赛年度 第4名,并贴心地赠送了定制的荣誉奖杯和丰富的礼物。

图片

作为在技术邻平台分享 热管理认知多年的热设计工程师,我对行业从业人员和技术邻平台给予的这份认 可深感荣幸!技术邻的工作人员盛情邀请我写一篇感想,分享我职业生涯中的感 悟,以此激励各位同行。

说实话,我不觉得我有资格站在指导者的立场对其他 人提供建议,因此一再谢辞。但毕竟收受了平台的礼物和赞扬,也感到有责任为 平台的发展贡献一些力量。 每个人的所知都是有限的,所以认知会持续变化。经过长时间的职场和商场 打拼,我对什么是成功的职业生涯的看法,与初入社会时已截然不同。

2024年4 月,我的第二本工作总结《从零开始学散热II:不止于热》完稿了,我在其后记 部分,相对详细地总结了最近几年我的感受。我复看了这篇后记,也尝试写了新 的感悟,但对比下来,都觉得不如这篇后记写的尖锐和真诚。因此索性通篇摘录, 作为对这次获得认可的回报,期望大家不要误会我应付工事。如同我分享的其它 所有内容一样,这些观点可能存在瑕疵甚至错误,如果你有不同想法,欢迎你在 评论区尖锐指出。

《从零开始学散热II:不止于热》:后记

 陈继良.完稿于2024. 04.29


热设计工程师的职场感悟:从方案到产品的价值转化的图2


 我从开始深入学习热相关知识到如今(2024年)已近20年。期间主要关注 热管理的对象历经化工设备、增强型地热系统、通讯设备、AI芯片、能源装备、消费类 电子、人体穿戴热管理产品等。综合下来,我的感受是,热问题太复杂了。

很多朋友问我创业的感受和建议。坦白讲,创业比在大企业做热设计工程师更纯粹,核心是务实做事、持续学习、创造价值机会。作为热设计工程师出身的创业者,我的心态和公司的经营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始终秉持一个朴素的理念:那就是帮客户创造价值,然后分享创造出来的价值中的一 小部分。

当主导了热管理公司的经营工作之后,我发现实际上产品的设计还需要叠加商业因素。对一个产品 而言,商业和技术必须取得平衡,一个公司才能赢得存在的机会。而且一切都是在变化 的。所有的成功或失败,都是暂时的,不断进步和改善,是几乎所有想继续赢的公司或 个人必须要做的事情。出于习惯,我喜欢记录和总结。这本书旨在分享我对一些问题的 学习所得和思考结论。我想从以下几点来谈谈自己的感受,期望通过这些分享,给你带来一些有益的启发。

1)方案设计公司在商业环境中的困境

方案设计公司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很难生存,至 少很难做大的核心是:客户倾向于比价而非认可方案设计的价值。简单的说就是“方案设计的价值难以转化为订单”。

比如甲公司通过详细的分析,耗费巨大资源,将客户原本成本为10元的方案,使用我们报价的物料方案,配合一些结构、硬 件、软件上的调整,总计6.0元就可以搞定,单机节约散热成本40%,但客户却拿着甲公司6.0 元的报价物料型号和要求,全社会比价格,最终订单被竞争对手乙公司以5.8元的报价 拿到。而乙公司则无需具备任何方案设计能力,也不用做以上那些投入。

这样客户因节省短期成本(0.2元差价)而放弃高价值方案,导方案设计投入无法转化为订单。甲公司就不得不削弱方案设计层面的 投入,其最终的结果就是客户找不到高价值方案,就会将供应商价格压的很低,长期看,客户和供应商均陷入“价格战”双输局面,整体成本反而更高。

2)客户行为与采购流程的现实

客户采购流程的现实其实就是“客户采购流程优先选择低价,忽视方案设计的长期价值”。一般客户采购以低价为导向,倾向于选择,只要价格便宜且能通过测试即可的原则,来降低解释成本。

技术型小公司因业务团队薄弱,很难和客户采购建立深度关系,导致价值服务难以被认可。而且客户也要面临产品被拆解抄袭的压力,进一步削弱了对方案设计的依赖,这好像是一个恶性循环,但却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3)转向有形产品生产的必要性

我在书籍 最后一章写到,如果把产品热问题比喻成疾病,热设计工程师的角色其实是医生。热设 计方案就类似药方,它很有价值,但它的价格就只是挂号费。能成规模,比较挣钱的却是制药公司。

基于这样的市场现实和多次实际项目的反馈,我和我的同事不得不投入更多精力去 开发和生产有形的产品。鸿艺公司相继建设了模切复合生产线、导热界面材料生产线和 热管理物料方案研发实验室,尽力将方案设计能力转化为产品化优势。

而且通过整合液态金属、风扇等供应链资源,提供“负全责”的完整散热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的能力非常重要,但作为企业,要想 生存,还必须建立难以被迅速抄袭的创造价值的能力。

4)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创业能不能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跨领域团队协作的能力。首先复杂的问题就需要分解为模块问题。比如散热材料这块,就需要拆分为材料研发,制造,测试等各个模块的问题,然后再一个个去解决。

再次对于应用场景复杂的产品,想要产品性能优于同行,那就需要团队持续的积累经验,不断的优化测试方案。最后供应商和客户也需要双向成长,一起发展。

5)热管理行业的特点与挑战

热管理市场需求复杂多样,不同场景表现差异巨大。热管理技术又涉及材料,仿真,结构等多学科领域,产品(如热管、风扇)性能参数相互制约,产品认证严格,不存在“完美方案”,需要通过定制化,不断测试来降低质量风险。

6)创业的思考与总结

创业并不高深,门槛很低,任何人都可以尝试,但做好却特别困难,它不仅是个体力活,也是脑力活,热设计是一门实践科学,影响因素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解决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掌握热设计思维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比单纯学习具体知识点更重要,因为技术在不断变化,而方法论才是根本。

在撰写本书期间,热设计技术也在快速演进,例如两相流部件、浸没冷却技术、热管理材料技术等。因此,书中的一些观点可能已经过时。同时,技术背后的商业逻辑也在改变我的认知,书中对商业世界的看法未必完全正确。

发自内心地,我将非常感激能就本书不认同处向我提出讨论的读者。我们的沟通会让彼此都更接近正确的观点,促进双方的进步。如果此书能激发彼此的讨论,扩展我们的知识边界,让更合理的技术浮现,进而创造社会价值,那真的就太好了。 做一个长期主义者,做一个价值创造者,坚持正道取胜。


从零开始学散热 视频课程汇总:

1—从零开始学散热 —— 《从零开始学散热II:不止于热》购买链接

陈继良.《从零开始学散热II:不止于热》购买链接_散热仿真设计 散热仿真-技术邻

2—从零开始学散热——实用Flotherm热仿真培训教程

从零开始学散热——实用Flotherm热仿真培训教程视频教程_培训课程-技术邻 (jishulink.com)

3—从零开始学散热——实用Ansys Icepak热仿真教程

从零开始学散热——实用Ansys Icepak热仿真教程视频教程_培训课程-技术邻 (jishulink.com)

4—从零开始学散热——实例、方法和思维

从零开始学散热——实例、方法和思维视频教程_培训课程-技术邻 (jishulink.com)


登录后免费查看全文
立即登录
App下载
技术邻APP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

2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