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orm V11 自动多工步分析(MO)设置详解

Deform 软件从V11版本开始,软件的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软件在2D与3D方面继续深度融合,对于锻压成型的多工步连续运算(Multiple Operation,以下简称MO)的功能在DeformV11版本有了较大的变化;在此版本,MO模块已经可以对所有锻压过程进行完整的连续模拟了,而DeformV11之前的版本需要手动处理的某些部分现在已经可以自动处理;
利用MO模块,对于锻压成型的多工步运算,可以减少人工手动换模型的前处理时间,也能够避免因为不及时更换模型导致的计算中止停滞时间,实用价值很高!下面笔者将详细的解释具体的应用方法:
测试环境:
系统: Windows 7 64Bit
软件: Deform V11
1:通过开始菜单打开Deform Integrated 2D3D
从上图可以看出,Deform在V11版本,菜单项大幅缩水,只剩下两个一个是手动设置2D3D,另外一个是向导式设置F2F3,这里我们使用2D3D手动设置。
2:MO的前处理界面DEFORM MO(仅用于打开MO算例)
从上图可以看出,旧版本Deform的菜单基本已经迁移到前处理(Pre Processor区域)
3:新建一个MO的算例,
按照下图所示,新建一个MO算例:
3.1 定义MO算例的名字及存储的位置
这里是创建一个全新的算例(Create New Project),如果已经做过类似的算例(基本步骤一致),就可以利用 Copy Existing Project,选择第一步分析类型和单位后,点击OK;
3.2 MO界面介绍:打开MO的前处理界面如下:
A:图形区域,导入的模型可以在这里查看、旋转、缩放等;
B:多工步切换区域,多个工步设置修改时,可以在这里切换不同的工步;
C:单步设置选择区域;
D:C中每个设置选项的具体内容显示D区域,进行详细的参数设置
3.3 设置第一步分析的具体内容:
按照C中选项,从上到下依次选择并完成设置:此步不再详细的一一说明,具体的设置方法跟锻压但工步设置类似,是向导式设置,大部分设置方式是一样的,只是个别地方有所限制:比如 网格划分不能自定义细化区域,只能使用整体的网格划分方法等;
最后,第一步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在于,需要产生DB文件,从第二个工步开始就不需要产生DB文件,计算时第一步之后的计算步直接使用上一步的计算完成时的DB文件;第一步设置完成时的示意图如下:
3.4 设置第二步及后续工步分析的具体内容:
第一步设置完成后,产生DB文件,并点击右下角NEXT OPR后,可以直接打开跟第一步设置一样的界面,进行第二步设置,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⑴:多工步模型的坐标系要统一
多工步分析时,坯料是补丁不动的,所以第二步以及以后步骤的模具模型需要和第一步的坐标系是一致的,这样第二步模型调入后,第一步分析结果的坯料正好是出于第二步分析开始的位置;
⑵:可以借用的模型由DB档读入
第二步以及以后工步如果下模或者其他模具是一致的,那么可以直接使用第一步分析中的模型,不用调入新模型;如下图,第二步分析只更改了Top Die的模型,其他的坯料 Buttom Die Object4等都是使用的上一步分析的模具模型;
3.5 设置完成
如上图所示,笔者的分析案例是5步连续分析,所以在B区域有5个步骤;
4 提交算例进行分析
设置完成后,在C区域,切换到Simulation选项:点击模拟开始,进行分析;
5 查看结果
分析完成后,在C区域,切换到“后”处理,进行结果的查看!
MO界面的多工步分析结果比较死板,这个时候,可以关闭当前的界面,用右下角的后处理进行后处理结果的查看和处理!
总结:
综上所述,DEFORM V11版本的MO功能已经比较完善,特别是增加了COPY功能,使得分析步骤一致或者类似的分析快捷方便的进行多工步分析前处理的设置,对于大多数多工步锻压分析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