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ift-flux 模型(2)

何为 drift?


在多相流中,由于不同相的密度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流速,尤其在某些情况下十分显著。例如,雨滴在空气中下落,碎石沉入水中。


Drift 模型就是用来计算由于两项流速不同产生的相对流速 ur。


本文不介绍相对流速 ur 的具体计算(需要的可以给我发邮件,见最下方)。本文在 Drft-flux 模型一文的基础上介绍涉及相对流速计算的几个重要参数的确定。


Drag coefficient


Drag coefficient 即阻力系数。混入流体的粒子(partial)理论上可近似看作球体。这也是软件默认给出 Drag coefficient 为 0.5 的原因。


QQ截图20180109093742.png


因此,流体中混入密度较大的粒子(大于流体密度),阻力系数可以设定为默认值。


而对于密度较小时的粒子,在流体中会出现螺旋式地上浮,这种情况实际上会带来更多的阻力。


Karamenev 在 Free Rising Spheres Do Not Obey Newton’s Law for Free Settling 一文中给出了密度小于流体的阻力系数取值参考。


QQ截图20180109093753.png


flow3d 在 Trainning 文件中给出的建议值为 0.95,实际上是简化了用户的难度。


而对于沙、砾来说,flow3d 给的建议值在 0.75 到 1.5 之间。


Average particle radius


粒子的平均半径,对于气泡来说,一般取 0.5mm 和 1mm 之间。但是不同的取值很可能造成数据的离散。尤其针对冲击射流的情况下,很难估计气泡的平均尺寸大小。建议大家在我给出建议的范围内取值后模拟,查看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的误差。


Richardson-Zaki coefficient multiplier


不同密度的两项间存在相互作用,一般需要 Richardson-Zaki 系数进行计算,而 flow3d 实际给出的是在原本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修正。


一般取默认的 1 就可以了。如果要进行改动,需要建立在如下的公式基础上


QQ截图20180109093819.png



QQ截图20180109093836.png


Volume Fraction of Phase #2 at Inversion Point


Volume fraction of phase #2 at inversion point 指的是 Phase #2 在网格单元中的最大体积率。


对于空气,常假设气泡是不连续的,取 1 较为合适。


而对于液体,一般很难确定具体在网格单元中的最大体积率,常取 0.5 进行初步计算。

登录后免费查看全文
立即登录
默认 最新
当前暂无评论,小编等你评论哦!
点赞 6 评论 收藏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