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imsolid的不同结构方案的快速对比分析

案例难度指数 :      ⭐

Simsolid亮点: ⭐⭐⭐⭐

基本问题简介:

该案例来源于实际工程问题。

模型为车身内饰B柱上,该零件有一定的刚度要求。

故,首先,需要验证其刚度。

如果刚度可以满足要求,下一步方案为,去除背面的加强筋,判断其是否仍能满足要求。

也就是说,还需要对比两种不同方案的结果

通过其他的案例展示,相信大家已经看到Simsolid的计算效率和精确度都挺不错的,而,本案例重点在于展示Simsolid在以上基础上对 不同方案 对比时的优势。

Simsolid可以基于之前的方案的边界条件,导入新方案时,直接继承(我暂时这么叫)其边界条件,更加快速的得到分析结果。

 本案例主要有两大步分析:

一、刚度分析。以及与之前optistruct模型的对标。

二、新方案对比分析。


下面进入正题:

一、刚度分析:

同时为了验证simsolid的精确度,将分析结果与optistruct进行了对比。

模型导入,下面是大致的分析的步骤

1、定义用户材料

由于库中没有笔者所用的材料,首先要建立一个自定义材料,材料的参如下:

零件

材料

密度 kg/mm³

弹性模量 MPa

泊松比

B

PP-lxs

0.97

2050

0.36

mat.png

2、创建分析类型为线性静力学,设定边界条件

对标实验方法和Opt中的模型,依照如图所示的约束条件进行设置

bcs.png

下图为设置好的边界条件:

bcs_simsolid.png

3、设定载荷

刚度分析,实验施加工况为直径为50mm的刚度。

Opt中可以用rbe3来简化,

Simsolid则可以方便的创建Spot来实现,这一功能很棒,不用几何处理、编辑等。

creat spot.png

spot可以提前创建好,也可以在你用的时候再创建,最后施加载荷后的图示如下图所示:

spot.png

4、求解精度设定

本次分析,模型比较小,设定最高级别的精度。 

5、提交求解

以上模型求解速度很快,总共不到1分钟的时间就计算完成。

这个时效性太惊艳了!👍 👍 👍

6、分析结果对比

将结果与之前opt计算的模型进行对比

左侧为opt的就计算的结果,右侧是simsolid计算的结果。

reslut_disp.png
由于opt为中面模型,模型有适当的简化。且,选取施力的位置可能有一定的差别。所以两者还是有微小的差异。 差异大小为 -4.4%。

由于笔者时间有限,没有做更进一步的精确度的对比。下一步笔者会计划做更为精确的对比分析,几何上切割保证相同的施力面积,并采用体网格来避免模型的简化。 

本文重点是想讲述,如果分析者有多个模型想要做对比优化分析的便捷性,我们进入下一步。


二、新方案对比分析

用Simolid来做对比方案简直太方便了。

 1、 Baseline

 如果你的project中只有一个study,那它默认的就是Baseline(暂时翻译为“基准”)。

 如果你的project中有多个study,那你需要选择一个作为你的Baseline,

操作方法:在project上右键即可出来选项。

笔者的案例就一个study,不需要做过多的调整。

set baseline.png

2、导入新方案模型

有了上述的Baseline,你就可以导入新的模型了,导入后模型自动加载baseline中的边界条件和载荷。如果边界条件的几何面有动过,只需要简单的升级一下即可。

 下图所示红色标记的边界条件升级一下:

bcs update.png

将去除加强筋的新方案的模型直接导入,升级边界条件。

直接提交计算。

这也是笔者认为Simsolid比较惊艳的功能之一。不用重新再设置一边边界条件,这个又会节省多少时间还有无用功真是太赞了。👍 👍 👍

3、 结果对比

作为新方案对比,后处理也很方便。

将一个结果保存一下,然后可以切换不同的study中查看。这一功能也很赞。👍 👍 👍

 最后,将本案例中的两种方案进行对比:

结果如下:上图是原始的有加强筋的方案,下图为去除加强筋的方案

with_ribs_disp.png

no_ribs_disp.png

去除加B面的强筋后,刚度变小,变形增大。增大后的模型与opt计算的结果相差为 8% 。

图片3.png

结论:

simsolid 计算的 该模型 整体的变形结果误差与opt计算的误差相比较小,有比较高的可信度。

但,快速的计算速度以及不同方案的快速验证,在前期方案验证阶段可以大幅的缩短仿真时间。这对工程来说具有较高的实用意义。

登录后免费查看全文
立即登录
App下载
技术邻APP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