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大涡模拟的一般流程及典型案例

何为大涡模拟?

         在上一篇文章CFD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系列(二)——浅谈脉动风速入口生成方法,Ton君已经描述了大涡模拟(LES)的一般概念。所谓大涡模拟,实际上是一种湍流模型。在CFD求解过程中,我们希望将研究问题求解得越清楚详细越好,这样就需要捕捉流体行为的细节。下图1摘自文献Thordal M S, Bennetsen J C, Koss H H H. Review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CF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wind load on high-rise buildings[J].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2019, 186: 155-168。由图可以看出,直接数值模拟(DNS)理论上能够求解能谱的所有波段,能够捕捉到最小的旋涡,但是DNS计算需要足够精细的网格和超强的计算能力,目前在科研领域也仅适用于低雷诺数计算,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则更加凤毛麟角。在高层建筑抗风研究中,得到建筑表面风压时程是至关重要的。CFD作为风洞试验的辅助乃至替代手段,必须能够解析建筑表面风荷载的随机时程序列。鉴于此,雷诺平均(RANS)方法并不适用于研究此类问题,因为RANS方法从原理上无法求解流场的随机脉动成分,仅在求解平均流场和平均风荷载方面有一定的适用性。大涡模拟(LES)的求解尺度鉴于二者之间,顾名思义,大涡模拟仅求解“大涡”,对于“小涡”则采用亚格子模型求解。“大涡”与“小涡”的过渡往往位于惯性子区的上界,这对于高层建筑风荷载的计算已经具有相当好的精度。

高层建筑大涡模拟的一般流程及典型案例的图1

图1 不同湍流模型的求解尺度

高层建筑大涡模拟的一般流程及典型案例

CAD模型准备

        准确无误的CAD模型是后续网格划分的基础,特别是对于比较复杂的外形,需要筒子们在绘制CAD几何模型时多操点心。以AutoCAD为例,在绘制好三维模型后,可以输入acisout命令,将三维模型输出为.sat文件,以便网格划分软件读取。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后续网格划分方便,可以将流域范围一同建入几何模型,流域的具体尺寸可依照文献或经验确定。本文以一个简单的方柱为例,下图2为几何模型。

高层建筑大涡模拟的一般流程及典型案例的图2

图2 方柱及计算域几何模型

网格划分

       Ton君近日对STAR-CCM+软件的多面体网格爱不释手,但是安装好的软件似乎和360安全卫士不太兼容,几经尝试,发现后缀名为.x_t的文件可以被STAR-CCM+软件很好的读入。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把AutoCAD输出的.sat文件转化为.x_t文件呢?笨笨的Ton君想到了ANSYS Workbench中的DesignModeler软件,下图3给出了相应文件格式的转换窗口。

        关于STAR-CCM+软件的多面体网格划分,Ton君在以后的推文中详细描述。Ton君采用了基于Region的分区域划分方式,得到的网格如下图4。这里需要多说几句,很多文献中说,LES计算对于网格划分要求非常严格,不仅需要控制网格的skewness和aspect ratio,还得特别注意建筑模型近壁面的网格尺度,以控制近壁面y+<5。这个当然是正确的,然而依照Ton君的经验,若是计算资源受限,也可以不严格控制y+;很多商业软件求解器,如ANSYS Fluent,当y+太大而不足以求解粘性底层时,会默认启用壁面函数,其求解也具有一定的精度。图5给出了本文模型计算所得建筑表面y+范围。

高层建筑大涡模拟的一般流程及典型案例的图3

图3 文件格式转换

高层建筑大涡模拟的一般流程及典型案例的图4

图4 基于Region的网格划分

高层建筑大涡模拟的一般流程及典型案例的图5

图5 建筑表面y+范围

脉动风速入口生成 & 空流域风场特性检验

        关于脉动风速入口方法,已在CFD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系列(二)——浅谈脉动风速入口生成方法一文中谈到过了,Ton君这里采用了文中的NSRFG方法用于生成入口脉动风速时程。然而,由于入口湍流的衰减,在建筑位置处,风场特性相比入口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特别是湍流强度和湍流积分尺度变化明显。这个问题Ton尚未完全解决,但是总结出了一定的经验,欢迎后台留言讨论。经过Ton君的调试,最终在空流域中,基本实现了模拟风场和目标风场的吻合,如下图6。值得一提的是,空流域风场特性检验经常被简单粗暴地忽略,但是Ton君严谨地认为,这是后续风荷载分析的重要前提,必须大致满足,否则算出来的就是一堆没用的数据。

高层建筑大涡模拟的一般流程及典型案例的图6

图6 风场特性模拟

建筑绕流求解

       啊,经过前面三步的准备工作,终于到正式求解了。在求解中,有几个需要注意的要点。首先,在亚格子模型的选取方面,优先选用动态亚格子模型(Dynamic Subgrid-Scale Model)及壁面自适应局部涡粘模型(Wall-Adapting Local Eddy-viscosity Model),其中后者对近壁面流动有较好的求解准确性,且相比前者可以节省计算时间,是Ton君推荐的亚格子模型。其次,应该注意参考压力点的位置选择(在Operating Conditions操作面板的Reference pressure location栏中输入),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可以选在建筑正上方2H高度处。一般而言,参考压力点位置通常设置在计算过程中压力变化不大的区域,然而LES计算中,由于采用了人工合成的入口来流脉动,在入口到建筑之间静压场脉动变化剧烈,这是人工合成法的通病。将参考压力点位置选在建筑正上方2H高度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种非物理的静压场脉动。最后,数值方案的选择上,压力速度耦合方案采用SIMPLEC算法已足够,PISO算法求解耗时长,但是允许采用非迭代和大时间步长方案,空间离散推荐有界中心差分(Bounded Central Differencing),时间离散推荐采用二阶全隐格式(Second Order Implicit),时间步长的选择应该满足一个漩涡脱落周期内包含50个采样点(若计算资源受限可以适当放宽)。

计算结果展示

       LES计算得到的基底顺风向弯矩系数均值为0.66,试验结果为0.64;LES计算得到的基底顺风向弯矩系数根方差为0.08,试验结果为0.10;LES计算得到的基底横风向弯矩系数根方差为0.15,试验结果为0.19;LES计算得到的基底扭矩系数根方差为0.02,试验结果为0.03。由此可见,Ton君的LES计算结果达到了很好的精度。图7给出了LES计算得到的建筑2/3H高度平均速度流线图。图8给出了LES计算得到的某时刻建筑周围旋涡的分布。

高层建筑大涡模拟的一般流程及典型案例的图7

图7 建筑2/3H高度平均流线图

高层建筑大涡模拟的一般流程及典型案例的图8

图8 建筑周围旋涡分布

来源:小同人工作室

(2条)
默认 最新
看了大佬的帖子,是想咨询“由于入口湍流的衰减,在建筑位置处,风场特性相比入口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特别是湍流强度和湍流积分尺度变化明显”这个问题,NSRFG或者CDRFG这一类合成法一般仅满足连续性方程的零散度条件,与离散的NS动量控制方程以及边界条件不相容,在流场中发展后出现风特性的衰变现象。特别是对于空风洞验算建筑中心位置处湍流强度的衰减,大佬有什么建议呢?
评论 点赞
666
评论 点赞
点赞 1 评论 2 收藏 1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