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理之核生化环境

世界核生化环境;1、核生化武器杀伤破坏特点?;2、世界核生化武器发展趋势?;3、我国面临的核生化危机?;4、核生化防护对策?;一、核生化环境分析;(一)核生化武器特性及新发展;1、核武器;核武器能于爆炸瞬间产生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恐怖武器;绝对武器;人类末日的武器;发展: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第三代核武器的代;第三代核武器:中子弹、冲击波弹、核燃

  

 

世界核生化环境

1、核生化武器杀伤破坏特点?

2、世界核生化武器发展趋势?

3、我国面临的核生化危机?

4、核生化防护对策?

一、核生化环境分析

(一)核生化武器特性及新发展

1、核武器

核武器能于爆炸瞬间产生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

恐怖武器

绝对武器

人类末日的武器

发展: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第三代核武器的代表) 第三代核武器向微型、可控、单向效应增强发展。

第三代核武器:中子弹、冲击波弹、核燃烧弹、Y射线弹、电磁脉冲弹、钻地弹等。

第四代核武器威力更大、体积更小,没有放射性沾染,不受公约限制,可做常规武器使用。

第四代核武器:金属氢武器、反物质武器、核同质异能素武器。

2、生物武器

旧称细菌武器,是生物战剂及其施放装置的总称。其杀伤破坏作用主要靠生物战剂。生物战剂是指用来杀伤人员、牲畜和毁坏农作物的致病微生物及细菌毒素的总称。

特点:生物武器具有致病力强,污染范围广,伤害途径多,具有传染性、危害时间长,有潜伏期等特点。

发展趋势:增强感染性、寻找新病菌、发展基因武器。

3、化学武器

用于战争的目的,以毒害作用杀伤人畜,毁坏植物的有毒物质成为毒剂,装填毒剂并将毒剂造成战斗状态的兵器称化学武器。

特点:化学武器具有剧毒性、多样性、空气流动性、杀伤持续时间长。 当常规武器打不到作战目的时,化学武器往往奏效。

发展趋势:高毒性、多途径、失能性、二元化方向发展。

(二)核生化使用类型

1、威慑使用:企图使用核生化武器。

有就是威慑。

企图使用,就是威慑使用!

美俄强调先发制人!

报复还击的威慑——主动打击的威慑

美国:谋求"绝对安全"的世界霸主地位

2、有限使用:小型、新型核生化武器

在未来战争中的关机时节,如为加速战役进程或为扭转战局时,可能会有限使用,使用小型、新型核生化武器,实施节点打击,实现常规武器难以达成的特殊作战目的。

3、变相使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时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使核生化武器不断更新换代,而且将使。。。肌理的毁伤性武器不断出现。

4、不使用的使用:次生化危害

不使用的使用,即次生核化危害,是指常规武器摧毁破坏对方的核生化设施,使其放射性或有毒物质泄漏,造成环境污染所形成的特殊核生化危害环境。

我国在运的核电站很多,打击核电站非常容易,一旦出事,上海巨大。我国沿海有些5个在运核电站。我国时化学工业大国,化工企业大都集中在东南沿海和内陆地区。

(三)核生化威胁研判

东北方向:朝鲜各类导弹可能射程半径

朝鲜有大量生物武器。

朝鲜有化学武器。美国中情局认为,朝鲜已经能生产各类毒剂,并有点个生产点及8个贮存点,已储备2500-5000吨毒剂。

一旦遭袭,由于朝鲜的核生化设施位于我国边境附近的浅近纵深,次生核生化危害也必然波及我国东北。

东海方向

安倍宣称日本可以拥有大型导弹和小型原子弹。

日本现在有53座核电站

拥有约44吨分离钚

核技术水平先进,重视快堆、核聚变、计算机模拟等核技术前沿领域的研究。

台海方向

台湾不是国家,各类核生化公约目前尚无法对其进行国际核查核监督。

核武器方面,台湾1965年就开始核研究,1988年接近成功,但因"张宪义事件",

无果而终。

生物武器方面,加拿大安全情报部门《全球生物武器扩散》:除美国、俄罗斯、印度、日本、朝鲜、韩国、巴基斯坦外,台湾也有生物战计划。

化学武器方面:台军有化学兵部队,具备攻防双重能力。1996年开始,每年的"万安"演戏都有核生化的内容。

南海方向

越南32

菲律宾9

马来西亚5

越南:

核念想

有化学武器

西南方向

印度拥有核武器,核弹头数量100-150枚,2012年4月19日,烈火导弹已经试射成功,计划到2020年部署10枚左右,印度烈火系列导弹可以打击中国全境。 印度认为:印中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强调"以有效的核武器威慑'遏制'中国为收复印占领领土可能发动的进攻"

1997年8月6日,印度总理古杰拉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印度已具有化学武器生产能力,我们可以制造化学武器,这本身就是威慑"。

美国在削减军费的同时,却更加关注中国,更加关注核武器。增加在亚太地区的军费开支,对"潜在敌人'保持充分的军事打击力量'

二、核生化环境的影响

(一)威胁环境的影响

1、加大战役准备难度

海湾战争美军为应对化学威胁:部署大量兵力,大量征召化学军,制造、改装、采购防化装备。临时作战,作战计划,兵力部署。

2、削弱战役作战效能

一是心理紧张,二是生理负担重。作战效能减少百分之四十左右。

3、降低战役指挥效率

首先,指挥内容增加;其次,指挥环境恶化;其三,指挥信息冗杂。

4、加重战役保障负担

增加了核生化防护保障。

(二)使用环境的影响

1、战役力量受损严重

2、战役布势遭到割裂

核生化武器的使用或产生次生核化危害,会形成大面积的杀伤破坏区、染毒区、沾染区,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变战场布势。

3、战役指挥干扰中断

未来联合战役指挥依托指挥信息系统进行。核电磁脉冲的打击会让一切信息毁于一旦

4、后果消除任务艰巨

对伤病员的抢救;

对装备、工事的抢救;

对受染严重的部队、地域和道路实施洗消;

恢复或者调整作战部署等。

登录后免费查看全文
立即登录
App下载
技术邻APP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

1